106.第 106 章 先种地!

“严浚,字挺之。”张九龄解释了一句。</p>

“哦,原来是他。”李长安有了点印象。</p>

李长安想起来了这家伙也是一个被李林甫陷害的倒霉鬼。</p>

“他是我之老友,长安可尽信之。”张九龄道。</p>

一直沉默不语的贺知章忽然插</p>

嘴道“老夫记得严挺之如今也已经七十岁了,他这个年纪”</p>

张九龄精力旺盛,六十岁还能干活,只是不能过于劳累罢了,可严挺之已经七十岁了,七十岁已经到了养老的年纪,贺知章就是从七十岁开始担任秘书监,也就是退居二线养老。</p>

“只是占着官位罢了。”张九龄轻描淡写道。</p>

贺知章却表情奇异地又看了一眼李长安。</p>

心中骇然。</p>

他明白张九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p>

只是占着官位,意思就是严挺之只需要做一个有名无实的东都尹,并不需要他费力操心洛阳事务。</p>

东都尹有名无实,那必然有人要有实无名,虽无东都尹之名,却要做东都尹之事,此人又会是何人呢</p>

结合李长安去岁在洛阳的布局,此人必定是李长安无疑。</p>

他这位老友的意思竟然是让严挺之给李长安打辅助</p>

这是极稳妥的方法,李长安毕竟年幼还需要一个有充足执政经验的官员为她掠阵。</p>

严挺之无论是从年龄还是从资历上来看都是最合适的人选,从资历上来说,数十年为官,官至尚书右丞的严挺之德高望重,执政经验丰富,压得住洛阳其余官员;从年龄上来看,严挺之又年老力衰精力不足,没有办法事事亲为,也能留有足够的空间给小辈施展才华。</p>

既能压阵又能传授理政经验,还能让年轻人得到充足的实践锻炼。在担任太子宾客的贺知章眼中,严挺之的确是最合适的人选。</p>

可问题是这应当是培养太子的方法啊,你张九龄又不是太子少师而且你这培养的也不是太子啊。</p>

贺知章为何能这么肯定这是培养太子的方法呢因为他本人如今身上的官职之一就是太子宾客,李亨刚被封为太子的那两年李隆基也是有过真心想要培养李亨的时候,于是便让贺知章给李亨做了属官,目的就是让资历高的贺知章辅佐太子。</p>

虽说随着时间推移,这两年李隆基对李亨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贺知章这个太子宾客也成了有名无实的官位,可贺知章可没忘记当初李隆基为何要让他担任太子宾客。</p>

由己推人,贺知章立刻明白了张九龄的意思。</p>

贺知章沉思许久,视线轻巧地从张九龄身上移到了李长安身上。</p>

却也没有立刻下决定,而是打算等到七月再说。</p>

从张九龄的口中李长安似乎料定了七月会发生大事反正他本来也是打算今岁腊月离开长安回乡,再等一等也不迟。</p>

李长安与张九龄二人却不知道贺知章心中所想,二人正在讨论往后该如何治理山南东道。</p>

山南东道,领荆、襄、邓、唐、随、郢、复、均、房、峡、归、夔、万等州,位置在秦岭以南,长江以北「1」,如今改州为郡,所领的辖地则为南阳、上洛、安康、淮安、武当、房陵、襄阳、汉东、富水、竟陵、江陵、夷陵、巴东、云安、南淮、南宾、武陵,共十七个郡。</p>

里面有不少郡名字李长安就耳熟能详,山南东道的地理位置可以说相当优越了,水系发达,地势不能说全部平坦,可大部分也都比较平坦。面对北方的冲击,更是有襄阳可守,宋元时期,宋据守襄阳六年,三国时期更是围绕荆州争霸,乃是“兵家必争之地,天下之腰膂”。</p>

更是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占据交通要塞,商业发达。</p>

既然有优势,那就要发扬优势,李长安早就做好了规划。</p>

张九龄也有意让李长安主导,他看着面前摆放的山南东道地图,并不先出声,而是等着李长安安排。</p>

“第一步得先种地,民以食为天。”李长安圈出了山东南道北方的平原和丘陵,“先从江陵抽调农吏带着安素稻的稻种先在平原地区推广新稻种种植。”</p>

安素稻在裴素这几年的改良下已经从第一代占城稻变成了兼并一年两熟、矮秆抗倒伏、高产的第三代稻种,山南东道水系发达,很适合种水稻。民以食为天,后续无论是发展工业还是发展商业,都需要先满足百姓吃粮需求才能再进一步进行产业升级。</p>

张九龄很认同李长安的话,他捋着胡须道“裴芸在漳县办了一个农校,专门培养农吏,如今已经有一百二十余粗通农学的农吏,勉强可以每个县配备一人。”</p>

“太少,还得再扩招。”李长安道,“三年内,要满足每个村配备一个农吏。”</p>

种地也是一项技能,有人技能等级高,知道该怎么施肥怎么除草,遇到虫害该怎么办,这种人种的地粮食产量就高。可还有的人技能等级低,就只知道埋头出力,这种人种的地粮食产量就低。</p>

后一类人并不是不想知道怎么才能把地种好,只是他们有心学习却没有老师教导。</p>

种地好的人会心想我祖祖辈辈总结出来的经验凭什么教给你,种地差的人又拿不出钱来学技能,他们要是有钱早就不种地了,所以农吏的设立就十分有必要了。</p>

必须得官府领头组织人手,把种地的各种技巧都给总结到一本书上,然后再由老师免费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