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第 98 章 你的大臣真好用

李隆基在用诏书上写下了“王忠嗣”三字后,推开诏书,吐了口气。</p>

一侧的高力士识趣将诏书卷起来收好,伸手略用了些力气为李隆基按着肩膀,询问“陛下可要去见见贵妃”</p>

李隆基思索片刻,侧头一看看到窗外正耀眼的日光,最终还是摇了摇头,道“传李龟年来吧。”</p>

李龟年和李隆基的关系十分亲近,李龟年是梨园弟子的领军,他一心只扑在音乐上,和李隆基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而且平日往来的也都是文人乐师,除了偶尔会拿钱到王公贵族府上表演之外,李龟年私下从不结交大臣,也因此,李隆基才会一直宠爱他。</p>

“唱一曲清淡些的曲目。”李隆基松散靠在软榻上,闭着眼睛,高力士在他身后给他揉捏肩膀。</p>

李龟年抱着琵琶,轻轻拨弄了几下,随后边弹琵琶边轻歌“空山新雨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p>

随着歌词展开,李隆基眼皮渐渐睁开了。</p>

他颇有兴致地哼着调子,手指还在腿上轻点,打着节拍。</p>

一曲罢,李隆基轻轻拊掌,赞叹道“这是谁的诗,写得极好。”</p>

这股随意自然的意境,正是如今渐渐沉迷修道的李隆基最爱的意境,他爱这股“道法自然”的味道。</p>

“听此诗,朕倒像是看到了吴道子的画一般。”李隆基又细细品了品,觉出了更深的意味。</p>

李隆基也爱画,画圣吴道子开元二年就被李隆基召入宫中做了宫廷画师,时常为他作画。甚至因为来找吴道子求画的人太多,李隆基还命吴道子“非有诏不得画”,李隆基甚爱吴道子的山水画,近来还打算派吴道子去嘉陵江游览,归来后再画给他看。</p>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王维就太对既爱诗又爱画的李隆基胃口了,果不其然,只听了一遍诗,李隆基就忍不住开口问起了诗人姓名。</p>

已经在李长安的谋划下和王维“偶遇”,并且和王维一见如故的李龟年深知李隆基喜好,听到李隆基的询问后欣然道“启禀陛下,此诗乃是吏部员外郎王维所作。”</p>

李隆基对这个人名有些印象“朕还记得此人是哪一年的状元持盈点的状元。”</p>

持盈正是玉真公主的名字。</p>

“传他来见朕。”李隆基兴趣又高了两分。</p>

他也不太在意王维的本职工作,吏部员外郎,在李隆基眼中就是芝麻粒大小的官职,莫说只是一个小员外郎了,就是吏部尚书,李隆基相见也不会顾及时间场合。</p>

很快王维便由宦官领着入了勤政楼,他低眉顺眼,面见帝王面上也没有紧张之色,只是平静又不失尊敬“臣王维,见过陛下。”</p>

李隆基一见到王维便对他升起了好感,毕竟是见到风度翩翩的臣子打马从楼下经过都会夸赞两句的颜控,王维很对李隆基的眼缘。</p>

李隆基饶有兴致盯着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句诗是你所写”</p>

“是臣所作。”王维温声道。</p>

“那你便以兴庆宫为题作一首诗。”李隆基命道。</p>

王维思考了一阵,左右打量了一番勤政楼,高力士带着王维来到后窗,“王员外郎,此处可看到大半兴庆宫。”</p>

“多谢高将军。”王维倒是很有礼貌,高力士也不禁多看了两眼王维。</p>

这个倒是比那个敢让他捧靴的李白知情识趣多了。</p>

若是他真有本事讨得圣人欢心,自己也未免不能帮他一把,也好让陛下移开注意,不放在那个没眼色的李白身上。</p>

高力士拿准了主意,面上的笑容更深了些。</p>

王维沉思一阵,很快就打好了腹稿,回到李隆基身前缓缓开口“欲笑周文歌宴镐,遥轻汉武乐横汾。”</p>

竟然第一句就以周文王和汉武帝起调做铺垫。</p>

李隆基来了兴致,身体微微往前倾。</p>

“万岁千秋奉圣君。”王维念完了最后一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