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头发早已花白的赵捷笑着调侃道:“我的本事确实不如我杜师叔和我师父,但是我的徒弟们还年轻,将来肯定能超过我。”
“您太谦虚了。”记者笑道。
赵捷笑着摇头:“我不是谦虚,只是说了实话。我见过我师叔最盛年的样子,我一辈子都赶不上他。”
2022年。
已经很晚了,就连惯于熬夜的年轻人们也没了声响。赵捷独自坐在自家的阳台上,端详着漆黑一片的夜景。
他清了清嗓子,回身看了一眼客厅的挂钟:三点三十分。他想:再过一会儿就该天亮了。
每每想起杜誉,迎接他的除了辗转反侧,便是泪流满面。
杜誉一走,仿佛把他的精气神也带走了。在外面他是个兢兢业业、敬业乐群、人人称道的好演员,一步一个脚印,多年来一直有进步,可回了家,回到这间他们曾经共同生活过的屋子,他心如死灰。
哀莫大于心死而已。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赵捷自嘲地笑了。他伸出手,看着皎洁的月光在指尖打转,恍惚间像是抓住了这人生起落颠簸、时光漫漫。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赵捷的生活近乎完全是在省京剧院、省立医院和家之间三点一线奔波。
那时杜誉跟他说了许多话,也会在他面前偶尔流露出极脆弱的一面。赵捷知道,倘若不是因为生病,他可能一辈子都听不到杜誉这么说。
“我后悔啊。”杜誉看着风尘仆仆的赵捷把盛着热粥的饭盒放在床头柜上:“你这辈子千不该万不该,怎么偏偏就招惹了我呢?要是没有我,你必定平安喜乐、儿孙满堂,哪里会有今日的苦楚?是我不好,也是我的错。倘若我当初再坚决一点,让你彻底死了这条心,是不是如今我的死活也与你毫不相干了?”
他摇了摇头,遗憾似的:“相逢何必曾相识。”
“不,不是。”赵捷抓住他的手,知道他是病中多思,遂低声宽慰:“你对我很重要。如果没有你,我的世界里可能连一颗给我指路的星星都没有,我就要在迷茫中耗尽我所有的少年意气。从我十六岁那年开始,你就是我的北辰星。因为有你在,我的心才安定。”
在杜誉刚刚过世的那几年里,赵毅每每见到自己消沉无比的儿子,都克制不住对杜誉的怨恨。
“他害了你一辈子。”赵毅咬牙切齿。
“爸,请你不要再这样说了。”赵捷望着他,声音不大但郑重其事,好似用尽了全部的力气:“是他成全了我的一辈子,我该谢谢他才对。”
“胡闹!”
可怜天下父母心,有时候想想,赵捷也能明白赵毅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