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玉真又拿了许多签条来测试,发现赵凛不开窍则以一开窍居然过目不忘。他围着赵凛脑袋左看右看,甚至想动手敲敲。

而赵宝丫觉得她爹一定是喝了鱼汤才变聪明的,为了让她爹不反弹,连着大半个月天天炖鱼汤。赵凛吃鱼头快吃吐了,权玉真吃鱼尾巴快吃吐了,只有赵宝丫乐此不疲的捧着鱼汤喊香。

权玉真觉得,以赵凛爱闺女的程度,若是他不提,这人就算是吞刀子也能吞一辈子。就在赵宝丫又一次提着鱼回来时,他委婉的提了提:“有没有可能你爹是被砸了脑袋才聪明的?”

赵宝丫回想了一下那天的场景,又抬头看向她爹:“……是这样吗?”

赵凛瞥了挤眉弄眼的老道士一眼,很给面子的点头:“嗯,好像是。”

赵宝丫终于不做鱼汤了,又开始每日盯着她爹脑瓜子瞧,生怕一个不注意又给砸闭塞了。赵凛自己也担心,每日一日都十分用工,依旧晚睡早起,舍不得买太贵的书就去书斋给人打扫搬运,蹭书看。回来的路上顺便给宝丫买冰糖葫芦吃。

权玉真每次起夜都能瞧见他坐在城隍爷像的烛火下用功。

这样坚韧的性子,哪怕水滴也能石穿!

咱们小宝丫将来就等着享福了。

这样的日子持续到赵凛学完启蒙的一系列书籍,学无可学。

饭桌上,权玉真道:“今后庙里的符纸签条就你来写吧,银钱照外头请的人一样算。”

赵凛顿住:“这不合适吧?”

权玉真:“有什么不合适的,这钱也是公家出,不拿白不拿,也正好拿这个练练字。”城隍庙本来就是官府修建的,大部分香油钱都要交公,留下一部分应付开支,请谁写签条这些小事他还是能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