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但古人赈灾,就没有可取之处么?

有,当然有。

北宋名臣范仲淹,当年赈灾几种举措,极有魄力,极有巧思。

例如,他最先提出,“以工代赈”。

这个想法,她一直极为赞同,也跟四皇子聊过。

而且,他还鼓励当地多办赛事,他自己就带头参与,大加鼓励。同时,还召集各寺院主持,跟他们说,灾荒年间,工价最为低廉,寺院正好可以趁此时机翻修寺院。

各主持深以为然,于是纷纷抓住这个难得的时机,招揽流民过来做工,只给极少的工钱,提供一日三餐,流民们就趋之若鹜。

官府,商贾,大富之家,也看到了良机,纷纷大兴土木,灾民有饭吃,有事做,局面自然就安定了。

还有,一到这种时候,赈灾的粮食不够,永远少不了那些哄抬物价,囤积货物,想发国难财的奸商。

他就让人在周边州县传出话去,说如今吴中米价每斗一百八十文,想发财的赶紧来!

外地商人一看有利可图,哪能不动心,立刻就组织大量的粮食运了过来。

等到无数的粮食输送进来之后,互相竞争压价,市场杠杆就开始发挥作用了,居高不下的粮价立刻回落,不但解决了灾区缺粮之苦,顺便,还狠狠打击了那些妄图发国难财的奸商们。

她说的仍是有点杂乱,太子和四皇子却已经震惊到无言。

要知道,才子,未必会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