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年纪小,长得好看又嘴甜,周夫人十分喜欢他,简直就是手把手的教他。

但他文上多么天才,武上就多么迟钝,认认真真地学了三天,还是没能学会。

第三天就是九月十一。

之前珠珠预见黄河决口就是九月十一,而那会儿都八月了,明熙帝根本没空儿跟朝臣们扯皮,直接二话不说派了人过去。

派去的朝臣名叫成修竹,也是一个几次主持治水的能臣了。

但他虽然是皇上的心腹,但对于皇上说的无比准确的九月十一,以及连决口位置和黄泛区都清清楚楚的舆图,心里也是很犯嘀咕的。

但行动上,却是完全按皇上说的来布置。

当日他快马加鞭赶到之后,距离决口之日,也就还有半个多月的时间,加固决口当然可以,但决口说明秋汛来了,加固了这里,别处若有决口,还是全无防备。

所以他索性直接按着地图,避开人烟密集的村庄和良田,在决口附近,留了一个薄弱区,加固了周围,然后在决口处一路挖渠引流,实在避不开的民众提前疏散……过程中也不是没有人提出异议,但成修竹带了锦衣卫,官员们也不敢造次。

随着暴雨降临且一直没停,反对的人越来越少,等到九月初十,能干的都干完了,干不完的也不敢做了,九月十一也到了,就在所有人提心吊胆之际,黄河真的决口了,因为他提前做的这些措施,几乎无人伤亡,毁害的农田也极少。

于是百姓们心中的怨怼,一跃成为了感激,而想明白了的官员更是心生敬畏。

成修竹借着这个势头,宣扬了一波皇恩浩荡,走完了政治秀,这才开始仔细研究那束水攻沙之策,准备大治黄河。

这会儿京城也下起了小雨,下午陆无歧过来,跟盛明麟说了说决口那边的情形。

盛明麟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