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奋斗的青春 朵灵 864 字 3个月前

汪爸说道:“你伯母当时是酒店高级管理层,出入都是小汽车,动不动就是坐飞机,我那时候,还是电子厂的销售科长,天天坐大巴,跑断腿,奔上工厂的大门,舍着脸给人做推销。我俩见了面,我就是灰头土脸,她则是巾帼女先锋,妆容越来越精致,神采越来越飞扬,明显不在一个档次上的了。后来我俩差距眼看着越来越大。她当保安的表哥回了趟老家,传话来了,必须回老家结婚,我俩都出来六七年了,钱也赚了,大世界也闯完了,也该回去了,就是你伯母万般不甘心,听说副总还想继续往上提拔她的。”

汪妈叹息着说道:“纵有万般不舍,我俩还是都回去了,结过婚后,我们在乡下是呆不住的,来到县城,我开了个小饭馆很快就做大了,你们伯父在一家国营电子厂,干了几个月,太受压抑,就出来开了个小作坊。开始招兵买马,由于在广东,他做过调度、车间主任、技术员和销售科长,基本的流程都掌握了,后来厂子也是越做越大。”

汪爸感叹道:“那时候,还是计划经济的时代,个人下海经商的还很少见,我们都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属于胆大的。还好,我们是两朵奇葩,各自开放,并且,都是气势辉煌磅礴,绚烂璀璨了一片夜空。”

汪妈听到了汪爸的感慨,也动情着说道:“虽然我俩是两个领域,但是一直航行在同一条河流,我俩一直是风雨同舟,同舟共济。这么多年,遇到的险滩暗礁,人心向背,数都数不过来,还好,我俩相扶相携着全都走过来了。我们也希望,你们以后的路途上,也要相扶相携着,共度关口闯人生。送给你们三句话:三世情缘今日逢,坎坷人生皆人同,同舟共济百年情。”

伯父出院了,医生说,他每周都必须三次透析。老家离这里六十里路程,坐一次公交车,早上六点开始出发,中间还要转两次站,来到这里,要到下午三点,再找人做透析,医生都要忙着交接班了。

是活人都没有让难题给难住的。王长江决定,他让哥哥住下来,不用再回乡下了。可是,他们一家三口,仅仅住在一间小屋子里。到底该把哥哥安住在哪里才好呢?

很快这个难题就给坚决了。他们家的厨房旁边,有一间小屋子,也就只能放下一张小单人床。可是,那里是洗衣房放工具的地方,看看给领导求求情,写个申请去。有枣无枣打三杆,先打一杆子再说?

当王长江拿着申请书,来找陈本朔的时候,心里也是忐忑不安。这不是拿着脸在找抽吗?房子这么紧张?你们竟然连一间工具房也不放过?眼睛可是够尖的?

陈本朔把一张纸看了很久,一直在沉默着。

王长江看着他一派大将风度,是或者不是,在神情上全没有半分展露。心里不禁沉了底,想到完了,厚着脸皮这事还是要黄了。

他正胡乱想着,只见陈本朔发话了,说道:“王老师,本着你是我们医院的老员工,也都是一些有着高学历的开院建设者们,我们做事情也是有着人情化的,鉴于你们家的特殊情况,你和哥哥的深情厚谊,我们都是知道的。我去找洗衣房领导说说,让他们把工具取走,给你把房子腾出来,大家都不容易的,能帮点,就帮点吧!”

王长江一直握住陈本朔的手不放,激动地说道:“感谢院长了,有情一定后补的。”

陈本朔说道:“这拖家带口的,大家都不容易,祝愿你哥哥早日康复吧,你也别总压抑在心里,记住了,王老师,车到山前必有路。”他拍着王长江的肩膀,走了。

王红正好放寒假了,她帮着爸爸,把小屋整个打扫了好几遍,父女俩去家居市场买了一张床放进去了,正好旁边有一点空隙,可以放进去一个小板凳,放个水壶和茶杯。

伯父的事情终算是暂时可以安定下来了,一家人终于可以松下一口气。王红看到爸爸日夜操劳,两鬓的头发已经全白了,她叹息着说道:“老爸,你可是几天之间就全白了头。现在我放寒假了,照顾伯父的事情就全有我来做好了,你还是安心上班吧。老爸,你可不能再累倒了,你还是全家的顶梁柱呢?”

王长江欣慰地看着王红,笑着说道:“老爸上辈子,肯定是积了好多福气,这辈子才能拥有红这样懂事的丫头。”他短暂地笑过之后,苦涩很快又涌上脸颊,重新一脸愁容,叹息着说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呀,孩子。你伯父的透析费用,这个数额太厉害了,你伯母能够拿出来的也是一小部分,剩下的老爸有义务要填补的。这笔钱,像老虎机,是个吃人的机器。你爸的这点死工资,打不开局面啊,我已经联系人,来帮我卖掉老家的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