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奋斗的青春 朵灵 891 字 3个月前

爷爷更是笑呵呵地鼓励大家道:“熟能生巧,都会有一个熟练过程的。”

大家手握画笔,更是感动。人家出钱出力,陪着时间,带着乡亲们学手艺,长本领,还烘托出这么祥和鼓舞人的气氛来。再不下功夫,就真是对不起人了。铜蓝看到,一个个都那么上心,满意笑道:“大家先画着,我得去面房上课了。”

面房的人更多。如此一番。大家都沉下心来了。描画,上色,然后,都等着烘烤后,看自己第一个成品长啥样,铜蓝笑着鼓舞大家,“从零到一,这就是个突破,是个美好的开始。”

王菲忙完一整天,坐在桌前,又倒了一杯浓茶,先把工作日志写完。又开始写她的书。她有一个秘密,从来骊山第一天,就开始启程了,那就是写长篇小说,每天睡觉前三小时,她文思涌泉,这也是和自我的对话,对灵魂的休整,做生活的订正,名字叫《扶贫村官》,或者,《驻村日记》,还没最终决定。

临睡前,她看着写完的四千多字,就像农民站在麦田里,手握镰刀,望着自己收割完的麦子,满是欣慰。走到窗前,望着当空的那轮明月,院子里枣花的馥郁香气随风飘来,一阵阵沁人心脾。生活真得很美好!

她躺在床上,就要睡去了。枕边的 BB 机又响了。陈大河的。“睡了吗?”

“还没,马上睡。一切任务均已完成。”王菲在 BB 机上迅速敲下,回复。

“我的《援非日记》进度和你差不多,这么说,无论天涯海角,咱俩还是齐头并进。还像在高二《绿地》文学社时一样,还是两个赤诚的文学青年。”

“奋斗的青春,多彩的年华,才会造就笔下灵感的源泉,艺术从来都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王菲无论什么时候,看到大河的信息,还感觉两人没有走远,这相互间的睡前鼓励,都是第二天奋斗的号角,是起床号,它完全抚慰了白天奔波的疲劳,还有心劳。

大河的长篇抒情感言很快就过来了。王菲看着,心里全是振奋,陈大河描述的水电站,是一个诗意的人间天堂。她禁不住坐起来,靠着墙面,很动情地朗读起来:我们这,虽然是高海拔,但却造就了一个水草丰美的动物天堂。我站在水电站的大堤上,看一群群非洲大白鹭盘旋在河面的上空,河道中间的无名小岛就是它们栖息的家园。河里,各类鱼儿穿梭。更远处,奔跑的河马、长颈鹿、金钱豹、狮子,依然迎着太阳奔跑。我们的项目和周边的原自然生态,和谐共生,未受任何破坏。

安捷希带我去了他家,我们中国的援建小分队刚打了水井,建了学校,医院正在建设中,公路通车了,铁路正在修建中,这可是,有史以来,他们当地的第一列火车。

还有,你还记得在我们高中校园演讲的省作协副主席吗?就是方菲原来的老师刘亦飘的表哥,他也来这儿了,在当地一个州上开了一家店面,说是来体验生活的,当作家要有阅历,读万卷书,还是不如行万里路,和阅人无数。

王菲高兴着看完,到最后,还是打起了哈欠。就回复到:很好很好!革命还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转头,就睡着了。

陈大河光想着自己长篇大论了,却忽略了王菲的疲劳。他又禁不住嘿嘿笑起来,这让他想起了第一次去安捷希家的情形。

安捷希住在一个村里,太阳底下,全是铁皮屋子,清一色的。这里的小孩子特别多,街上跑的,屋前屋后转悠的。陈大河、满小川,魏总,三个人被邀请进了屋子,安捷希很客气地端来一杯水,每人都递到手心里,热情地用中文说道:“喝吧!”

陈大河远远地,就闻到了一股子刺鼻味,不喝吧,怕第一次登门,不礼貌,三人就吞苦中药似的,硬是咽下去了。结果回到住处后,三人都拉了一周的肚子。原来,那水是村里小河里打上来的。

安捷希还带着他们三,去了公路旁边的菜市场,他父亲酋长正在卖菜,握着他们的手,竟用中文说道:“中国人好!”转过身,他就指着刚修好的马路,两个大拇指,都高高地竖起来。嘴里就开始叽哩哇啦的,陈大河三人就一句都听不懂了。

旁边有个会中文的,立马翻译道:“酋长说啊,你们中国人是大救星,如果不是修了这条新马路,他们一家十二口人,都会困在深山里,出不来,他也不会来这里卖菜,他希望,如果三人来这里买菜,他都会免费送胡萝卜,今年家里收成很好。”

翻译很快又对酋长说道:“听说中国专家帮咱们修的铁路,也快通车了,咱们都活了这么久,才第一次看到火车,都得要坐坐去。还有村口那给咱们挖水井的,也是中国来的专家。看这三位专家,是专门来给咱们建设水电站的,现在一天都停二十次电,以后,等水电站修好了,就不用再停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