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知道的这样清楚?”苍川之问。

苏千抚端着刚送来的酸梅汤,一口气喝了小半碗,才压住身上的热气:“我今日进宫去拿先生布置的课业,无意见听皇后宫里的嬷嬷跟人嚼舌说的。我想着这事她们肯定不敢乱说,便赶紧过来告诉你了。”

正常来说,皇后宫里的人嘴应该是很严的,否则这宫里岂不是要乱了?而那嬷嬷能把消息传开,必然是得皇后授意的,说白了就是要把蓉妃和老四的面子踩在脚底下。

苍川之琢磨了一片刻,说:“这几日你都不要进宫了,老师布置的课业我会让别人去拿。现在老四在宫里关着,万一发起疯来让你撞个正着,你怕是应付不来。”

“哦。”苏千抚应了一声,没从苍川之脸上看到太多情绪,他是有点失望的,这么重要的消息,他原本是希望苍川之能夸他一夸的,结果啥都没有……

*

苍莫止得到这个消息时,圣旨已经下了,准许和离。而明面上给的理由是两个人八字不合,早日分开为好。

这理由听着着实是糊弄人了,如果真的八字不合,当初就不可能成亲。苍川之的来信当然也说了真实的情况,看的苍莫止很是无语。

“老四有这毛病呢?”苍莫止看向越清眠。

越清眠琢磨了半天,也是不可思议:“我给他把脉的时候没发现这个问题啊。”

可现在回想起来,上一世老四一直无子,恐怕真正的症结就在这儿。

“这就怪了。”苍莫止也想明白,如果真是不行,那不得尽早治吗?

越清眠猜测着说:“大概是对女子不行?”

苍莫止恍然大悟:“的确有这种可能。”有些人就是好同性的,对着异性就不成。

越清眠站直了身体,没再去关注那封信:“如果苍闻启没因这事失势,或许四皇子妃还能忍他一忍,毕竟以后苍闻启若成了太子,她也就跟着飞升了。如今形势不对,她趁自己还是完璧时赶紧跑,不为是一个聪明的选择。”

“说的也是。而且因为老四,四皇子妃的父亲遭了贬斥,一直没能爬起来,她心里哪有不恨的?”想一想,苍闻启之所以有今天,完全是他自己作死。

“你还是提醒你二哥几句,苍闻启现在的确成不了什么事了,不过狗急了还会跳墙呢,多防范些总没错。”越清眠道。

苍莫止一笑:“你倒是提醒我了,现在的确是个好机会,大皇兄养伤,二哥继续在府休养,都是无法为父皇分忧的状态,而我又不在京中,对老四来说真的是再好不过的机会了。他要不跳,我还想推他一把呢。”

越清眠微微一挑眉,没有细问。既然苍莫止有想法,他看着就是了,他相信在这些事上,苍莫止比他会布置。

这边的信刚看完,苍莫止派出去打听东边战况的人就回来了。原挞这次是有备而来,兵力凶猛,而大惠军因为常年未打仗,一时准备不足,反而落了下风。加上朝廷供给不足,使得东边军更为局促。

这对苍莫止来说并不意外,因为东边的确多年没有战事了,被派去驻守的主将也是一次不如一次,后来甚至被高郯戏谑为给世家子弟们长功绩的地方。这也是高郯能高看他一眼,并愿意站在他这边的原因,因为他从来没有到过东边军营,一直是打最苦的仗。

“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越清眠于心不忍,“军队御敌本是应该,可百姓无辜。若失守,百姓们怎么办?”

当初嵊山关打仗,他都没这么担心,因为苍莫止在,而且离的近,就算当时苍莫止手还不能动,但以他的经验和计谋,真到了那一步,也一定能想出办法,救百姓于水火。

苍莫止想了想:“我们离的远,我又不能擅自离开延州,这与去嵊山关不一样。只能把消息传给二哥,让他想办法上折子了。”

“那你尽快吧,我怕东边撑不了那么久。”越清眠皱眉道。

苍莫止不想总让越清眠想这些愁人的事,在交代下去后,便道:“这个时节南方的粮食已经可以开始收了。咱们延州大概能晚一个多月,你若近来无事,咱们去周边的村子转转怎么样?看看他们今年的长势,也当放松一下了。”

越清眠无奈道:“我哪有那工夫啊,你去看看才是正经,最好带上知州一起。且当是鼓励民心了。”

“我才不跟东方德一起去。”苍莫止像个小孩似的断然拒绝,“和那小老头一个车,彼此看着有什么意思,还是看着你让我舒心。”

越清眠哭笑不得地戳他脑袋:“少说这些没个正形的话。你对今年的收成最好有个计数,到时候买多少粮囤着,心里也好有数。”

既然苍莫止开始养私兵力了,那这些人的吃穿用度都要考虑。之所以到现在他们都没有轻举妄动,也是因为准备的还不够充分,而这个秋收对他们来说就是最好的囤粮时机。

说到这个,苍莫止也严肃起来:“我明白。待天冷下来,再上山挖一次参,拿去换粮。如此,我们的粮仓就更丰盈了。”

另外,苍莫止免了百姓的税,所以要买粮就得自己出钱。他希望这次来正村的药材,云家村的兔子都能丰收,这样买卖才能转起来,百姓们富足了,延州的大小生意才能赚起来,大家都有钱赚有钱花,他便可以布置下产业,也能赚不少钱,充作军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