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项技术又是比较有前景的,没理由放弃。

于是就对准了骑车的人群。

那是一个基数非常庞大的人群,如果顺利发展,能被大家接受,毫无疑问那将是一笔非常大的生意。

他们要克服的困难是速度感应这方面的,还有气囊更换这方面。

他们的做法是将速度感应的地方做成圆盘盒子固定气囊的区域,固定在马甲的背后,里面有各种重要的芯片,防摔指数也被提升得很高。

也就是说气囊蹦出来后,塞不回去直接换,但这个圆盘盒子只要不被撞坏,就可以一直用。

圆盘的地方稍微贵一点,但也尽量压在两百块的范围内,气囊的价格就几十块钱就能换。

坏掉的气囊还能回收。

而且马甲用的魔术贴,在一定体重范围都可以适用,哪怕后来长胖到穿不下了,只要圆盘盒子没有坏,就可以拿去找商家换。

马甲的好处除了能护住的地方比头盔多以外,也不会因为头盔的限制而被遮挡视线。

所以技术成熟后,他们就把这个项目做了个宣传,发布在了网上。

一群大学生,本来是想找槐风家的企业投资的,槐风也是研究的成员之一,但是被卓家盯上以后,一系列调查发现槐风早就被赶出来自主创业了,他们自己成立的科技团队,也和槐家没有任何关系,于是卓家大胆插手不久后,大学生内部就出现「分裂」现象了。

最后槐风还被几个内部人员「赶出」了研发组,那项技术就「顺利」成了卓家的囊中之物。

但是在投入生产之前,芯片的感应灵敏度还需要继续调整,可卓家的人拿了这个项目之后,就想把大学生研发组的成员完全抛开,他们自己来克服速度感应这项困难。

而卓家看到这种巨大利益的时候,就有点等不及,早早的就投入生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