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无视说到这里,就舔了舔有些干燥的嘴唇,继续道:“在我心里,皇上不管是为父,还是为君王,都是极为优秀的。”

桃夭看了一眼朱无视,随即再问还有呢。

朱无视犹豫一会儿,便言道:“皇上他还大力镇压荆襄民变,并下诏于当地设置府县,安抚流民,流人得所,流民问题得以缓和,这也是明君之象。”

“之前打劫追杀你的贼寇,还有今日你我所见的典妻买卖幼儿的人,其实都是当年刘通、石龙起义的缩影,所以还有吗?”

朱无视:“成化三年,皇上下令进军剿灭建州女真,捣其巢穴,绝其种类,此战大捷,沉重打击了建州女真,为大明朝的统治赢得了安宁,是为成化犁庭。同时还威震四海八方,扬我大明国威。”

桃夭点头,但在心里却是有点叹息——成化犁庭不够彻底,即使沉重打击了建州女真,却也只是为大明王朝的统治赢得了片刻的安宁。此后,直至努尔哈赤的崛起,近百年时间,辽东女真族各部再不敢挑衅明朝廷。

但从最后清朝还是取明朝而代之,再结合近代史的百年屈辱,那就是谁都得感叹这一场战役赢得还不够彻底。

不过桃夭此次和朱无视的谈话并非是这个重点,她更关注的是朱无视是否有做皇帝的野心和能力。

就是短短的看完那一场百姓疾苦,桃夭当了多年皇帝的本能,就是见不得百姓遭受如此悲惨的境遇。

这其中自然也是有桃夭想开了的原因,她开始觉得自己和朱无视的相遇,便是命中注定。

但凡当日朱无视不是化名为‘诸葛无视’,亦或者当日她没有采药路过,怕是人海茫茫之中,他们就是很难遇到。

既然遇见是缘分,那不如就按照这个缘分走下去,不管是有缘无份,还是天定姻缘,对她而言,也没有什么大的损失。

此时还没有意识到好事降临的朱无视还在皱眉思考自己父皇还做了什么足以被称赞为明君的事情,只是任凭他如何去想,却也很难再想出别的功绩。

反倒是……

“不说一下你父皇做得不好的地方吗?”

朱无视一听,神情顿时就变得为难纠结起来,犹豫不决支支吾吾间只能来一句“子不言父过”。

桃夭对此笑了一下,却提到另一件事:“若是你的父皇真的对你很好,那你对他的评价就不会只有一句优秀。同样你也不会选择离家出走,抛弃荣华富贵也要闯荡江湖,欲要立下一番大事业来证明自己。”

“或许当今皇上真的可以算得上一位不错的君王,但绝对不会是一位好父亲。就像是在贫穷的家庭里面,孩子一多了,便是儿子都显得不重要起来,天家父子也不会有例外。”

被心爱的女子如此直接的说出自己艰难的处境,朱无视原本应该是有一种难堪感觉的,但或许因为他心爱之人过于强大,且美丽有魄力,比起难堪,朱无视的情绪更多是趋于委屈。

“明明我也很优秀的,骑射学识我样样都不比其他兄弟差,甚至也不比太子差,就因为太子居长,他就做了太子……”

朱无视还有更多的不甘心之言想要说,比如太子的生母纪氏就是一个偏僻之地土司的女儿,还是在大藤峡起义平息之后被俘进宫当宫女。

比起自己的生母,也不见得太子的生母有多尊贵,与其说是子凭母贵,不如说是母凭子贵。

连授课的老师都曾夸赞他天资聪颖,而且在一众皇子当中,他也是最为用功的,听讲时,他也是专心注目,不转移视听,他还能谈论古今政典、天下民情以及农桑军务等等。

可就因为他排行十三,非嫡非长,也没有尊贵无比的母家,于是只要他一表现优异,立刻就会被欺辱……

见到朱无视又露出一副可怜狗狗的模样,桃夭顿时就是心中一软,从马车里探出半个身子去摸摸他的脑袋。

“从古至今,没有一位皇帝是完美无缺的,同时也不会有哪一位太子是十全十美的。”

“比如现在的当今皇上,他就已经进入了执政的倦怠期,他以天下人都能察觉到的速度在逐渐怠于政事,习学方术,沉溺后宫。除了极度宠信万贵妃,其他妃嫔也颇为受宠,能有二十个儿女,这本身就代表了后宫之中的权力倾轧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若是换成英宗皇帝之前的大明朝,后宫斗争只会更加激烈,毕竟没有帝王恩宠和子嗣傍身,那就是要殉葬的。”

桃夭如此直截了当的说出本朝弊病,还直击当今皇上,这实在是大大超过朱无视对女子的认知范围,只是爱之欲其死的性情,让朱无视总是觉得桃夭说得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