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皇帝带头实行文武并重,效果确实十分显著,至少很多文臣也逐渐开始习武,也不再用鼻孔看武将。一时之间,朝廷官场党争之风为之一清。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有窝里斗的官员都已然被新帝罢免和贬谪,再重用金风细雨楼里的贤才,倒是很有唐之贞观遗风。

苏梦枕早就学会了用那凌烟阁一十四功臣来赞扬臣子,对杨无邪说爱卿你就是朕的房玄龄,对王小石说爱卿你就是朕的尉迟敬德,对宗泽说爱卿你就是朕的杜如晦,对李纲说爱卿你就是朕的魏征……

之所以不用汉朝的君臣来做比喻,就是因为汉朝皇帝大多刻薄寡恩,稍微有点贤明君王之相者又挚爱男宠,苏梦枕表示这很难评。

当然最重要还是因为唐太宗实乃苏梦枕的景仰之君,在他还未曾长大时读史书,就常常梦想着宋朝能出一位如同唐太宗那样文武双全的贤能君主,直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大败金辽,收复燕云十六州。

“可当我长大之后,方才知晓自己曾经的想法到底有多么荒诞可笑……于是我就下定决心,与此求人不如求己。”

可能也是因为读史书读多了,苏梦枕在做了开国皇帝之后,就一直在认真思考一个十分严肃且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应当如何避免自己的子孙后代出现像宋朝皇帝那样的君主——真不是他嫌弃宋朝皇帝,而是他们真的不行!

为此苏梦枕也是愁苦的吃不好睡不好,这种涉及天家皇位交替之事他也不好找大臣们聊,毕竟肯定会给别人带去困扰。

稍微心思敏感点的说不定都要整日诚惶诚恐担惊受怕,毕竟一将功成万骨枯,那一个皇位下面就更是血腥可怕。

于是苏梦枕只能和自己最为信任的皇后聊,当然在聊的过程中他也是有提出各种靠谱或不靠谱的想法。

比如从小就让孩子学文习武,从跟不上保证不会出现重文轻武或者重武轻文的坏毛病,然后还有作为错题本的宋朝,那不重农也不抑商的政策是一定要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