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是他运气好,正好卡在规则中间,而现在,没有那么多运气借他。

既不能回答老师的问题,也不能拒绝老师的请求,还不能违背课堂纪律。

这么乍然一下,陈沉没有一点头绪。

他不回答,席司也就放下粉笔,静默地站在讲桌旁,他视线一直盯着陈沉,随着陈沉沉默的时间越久,席司身上的衣服颜色越浅。

直到完全变成灰色,就是陈沉的死期。

然而陈沉此时完全是一头雾水。

按道理,规则不会给他死路,不然那么多人一定都会死去。

陈沉掐着自己的手心,不断默念冷静冷静。

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真的有用,陈沉真的冷静下来了。

他头脑清晰,所有的规则在脑中一闪而过,只要和现在场景无关的规则连一秒都没有待到。

最后,陈沉的注意力放在了守则第三条和第四条。

第三:【上课期间必须保持良好的秩序,并且不能回答老师的问题。】

第四:【上课期间除了老师外,不能相信任何一个人,尤其是看不清面容的处理人员。】

第三条的两句话是并列的关系,但第四条和第三条有冲突。

在上课期间,老师是可以信任的,其余人是不能信任的。

但是其中有一个误导点,就是后面加的“尤其是看不清面容的处理人员”。

一旦加上这句话,那么前面的话就很容易被忽略,甚至其他的地方也可能被忽略。

陈沉赌第四条中一定有他想要的消息,而这条消息,是可以救他命的消息。

老师是可以相信的。

不能回答老师的问题。

必须保持良好的秩序。

这几个明显是悖论。

规则中不应该出现两个悖论的存在。

而不能拒绝老师,这也是一点。

昨天陈沉能够从中活下来,就是回应了老师,但却是反问的口吻,也在告诉老师,课应该继续上,不能拖延时间。

这是“良好的课堂秩序”。

可现在,回答老师问题原始良好的课堂秩序。

回答和不回答本身就是对立的。

而老师的相信是否可以说明,在老师提问有关学习的问题的时候,学生可以进行回答?

因为在课堂上,老师永远都需要教导孩子,老师不会在知识上设下陷阱,如果真的不能回答老师问题的话,那么在校的学生,没有一个能活着回到现实。

陈沉决定赌一把。

以他的生命为代价,为所有人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