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敛倒是跟着两个大舅子一起走了不少家,每次都是喝得醉醺醺的才回来。他和江絮之前都没在红星公社过年,算起来还是新女婿头一回上门拜年呢,其他人可不得可着劲儿地灌他酒?

不过江絮觉得他看起来其实还挺乐在其中的,这种热热闹闹的烟火气毕竟是他之前的人生中很少感受的。

于是江絮也不管他了,自顾跟王建国商量养猪的事情。

她当然不是为了帮胡来娣就一拍脑袋想到让村里多养些猪的,而是根据她的记忆和推测,估计顶多年底,相关的政策就都会放松了,到时候不管是个人还是大队,养猪养鸡什么的都不会限制数量了。

小堰大队粮食收成是不错,但是等到改革开放以后,光靠种地想过上好日子就比较困难了。

得考虑搞些副业。

可能到时候那些脑子灵活的村民,出去摆个小摊卖点小东西也能挣到钱,但是如果村里能弄点效益好的集体经济,肯定是能惠及更多人的。

小堰大队背后靠山,山脚下有一大片的荒地,这些土地种粮食蔬菜不太行,但是拿来弄个养殖场什么的,倒是挺合适。

未来搞养殖场不一定能挣钱,但是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物资仍然非常匮乏的时候,率先搞养殖场,肯定是能挣到钱的。

其实这时候国家各方面的政策都还不是很明确,但是出于对江絮的信任,王建国还是很快接受了江絮的建议,风风火火地开始筹备起来。

当然,不会一步到位就搞养殖场,而是先悄么悄地增加养猪的数量。

而且这个事情先控制在小范围内,毕竟哪怕是大队里的社员,也没人成天跑到猪圈那边去看他们到底养了几头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