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侧写师翻车指南 鱼宰 869 字 3个月前

底下警官一片哗然,就连王风来也有些不太相信我的判断。

“小时候遭受精神虐待,18岁流产导致分离性障碍,三个月前她又一次意外怀孕,流产后出现,个体痛苦转变为意念冲突。”我根本没时间给警员们上犯罪心理课,我只希望他们能够顺着我的解释听下去,先抓住凶手。

“什么是个体痛苦转变为意念冲突?”一个警员举手示意我。

“…..”我该如何解释?

“她希望受害者们能成为自己孩子的母亲,期望转嫁了。”陈墨挂了电话,走到我旁边,冷着一张脸盯着提问的警员,“我不介意你多提问两个问题,让失踪女孩彻底死在凶手手里。”

陈墨的这些话说的确实没错。

烨桦虽然长期服用大量安定,但时间久了药物都会出现抗药,同时出现其他并发症。

比如:嫉妒疲劳,失眠,心悸,惊恐。

她的身体就像是个不稳定气球,个体的精神折磨就像是吹进去的气。

日积月累的,气球就会到达阈值,从而转变成一种犯罪冲动。

难以忍受的屈辱,憎恨,失去孩子的悲痛,让她的意识圈逐渐缩小。

除了妄想的支配,其他任何的意识在她的大脑化为乌有。

我没夸大其词。

是真的化为乌有。

刺激她的原因,就是三个月前的流产。

那她的动机,就是跟孩子有关。

所以就如同陈墨侧写的那般,烨桦荒谬地期待自己孩子能够活下来,可惜没有。

于是几年前的分离性障碍卷土重来,这次来的更凶猛,卷的她什么也不剩了。

受害者的特征是相似的,20-25岁之间,家庭都是中产阶级,学历都很高。

从犯罪家庭动力学来讲,对罪犯来说受害者的家庭是她所渴望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