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他高呼一声:“祝贺美国!”

然后所有人都莫名其妙地欢呼起来,接着又躺倒,活像条临死不屈的咸鱼在翻身。

“…”黎觉予无奈了,这些人绝对刚从地下酒吧出来。

不仅如此,因为她在走廊磨耗的时间太长了,吸引某位装扮遮遮掩掩的中年男人靠近。

他一手放在衣兜内,跟当间谍一样低声询问:“要来点酒吗?”

黎觉予眨巴眨巴眼,摇头拒绝了。

百老汇后台,居然连私酒产业都开发了,可想而知这帮年轻的美国演员们是多么浪荡。

二十年代,又是美国刚执行禁酒令的第四年,民众们憋得慌,地下酒吧和贩卖私酒的人也便顺应而生,从此酒精占据美国年轻人20年之久的夜生活。

但…自由潇洒不亚于放纵过度啊。

可能这个年代人没这意识,但酒精这种辛辣食物,容易破坏喉间微环境,形成惯性发炎,对于歌剧演员来说是不可逆的伤害。

比较有职业素养的歌剧女高音黎觉予轻轻摇头,准备放弃地上这群摆烂人,独自练习,余光却扫到那个卖私酒的男人,居然还没有离开,存在感十足地站在走廊角落,用一双阴沉的眸子望着这边。

盯了大约五分钟,他走了。

黎觉予觉得有些许奇怪,但因为初来百老汇人轻言微,最终决定再观望一下。

下午的时候,她才终于明白卖酒人的眼神是什么意思——大约是“我记住你了”。

**

下午两三点时间,鲁道夫等演员,还有其他刚从夜生活缓过神来的人陆陆续续抵达剧院,装模做样地开始开嗓,准备练习。

而此时黎觉予已经独自排练一上午了,进行第不知道多少次练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