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他心想:算了。

看到这个笑容,就当作是回报吧。

**

歌剧,在巴黎人的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就好比吃饭睡觉一样日常。

除了巴黎歌剧院这种重量级、由上世纪皇室筹备落成的大型建筑外,各区的小剧场、音乐咖啡馆、异国杂耍班等两百多处场所,夜夜客满,大戏院也有三十多家,由此衍生而出的歌剧演员、剧场职员等人数多不胜数。

在前往克里希剧场的路上,黎觉予就已经从费尔森的阐述中,得知巴黎歌剧的现状。

“四个国家剧场,拢共三千多号女高音,每年开支高达一千万法郎…”

“我的意思是——巴黎街头到处都是歌剧女演员,过马路的人群可能全是装腔作势的角儿。所以即使你能进入高级剧场作候补,也不能保证未来一定成功。”

…嗯,能理解。

黎觉予从法兰西日报,就能大概知道巴黎歌剧界竞争多严重了——就像现代娱乐圈一样,日报甚至开辟特殊板块,专门刊登歌剧演员们可歌可泣的过去,或者是繁琐无聊的后台采访。

可明明大街上都是歌剧演员,能被刊登上报的,却总是那几个幸运儿。

在人员高度饱和的情况下,黎觉予这个外国人想要争个一席之地,简直难上加难。

不用费尔森提点,她也会时刻保持紧张,不因一时的成功而骄傲。

这样想着,她干脆坐在车里,平静又认真地反复熟悉手中乐章。

半点小女孩要进入大剧院的兴奋和紧张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