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名”与“器”

隋末之万钧之势 Ling君 1077 字 2022-09-02

“李密就算了,不值得。”姜万钧拒绝了高士廉的提议。

如果换成房玄龄和杜如晦,姜万钧指不定还会有一些兴趣。但现在他肯定不会那么做,凡是有“官方”背景的考生,姜万钧都不会让人去接触,不管对方多有才华。

大宁事先已经对各路诸侯做出了承诺,不会“为难”他们派来的考生,说到就要做到。

如果违背承诺,大宁的信誉肯定会受损,抡才大典的公正性便会受到质疑,那就得不偿失了。

至于房玄龄和杜如晦这种大才,灭掉李唐后,都会到碗里来,他急什么?

正好也可以让房玄龄和杜如晦在李唐好好磨练磨练。

“陛下,如果能招降李密,便有机会招降李密的旧部……”高士廉还想再劝劝。

“如果能招降李渊,整个李唐都是朕的。

不要总想着走捷径,眼光要放长远。

你只看到了招降李密的好处,却不想想,李渊待李密如何?拜李密为光禄卿,封邢国公,还将表妹独孤氏嫁给了李密。

朕如果要招降李密,要不要封他国公?要不要他入阁拜相?”

“这……”高士廉一时有些语塞。

其实姜万钧还有一句话没有说,“招降李密,便有机会招降李密的旧部”,这在姜万钧看来并不是好事。

李密的旧部如果还听李密的,姜万钧还敢留着李密吗?

在大宁,军权全部掌握在姜万钧手上,他不允许出现“山头”,尤其还是他不信任的人。

另外姜万钧怀疑,李渊是不是想借大宁甩掉李密这个包袱,姜万钧可不想当“接盘侠”。

姜万钧知道自己前边的话说得有点重,所以赶紧找补回来,“大宁能有今天,是朕与诸位共同打下来的,在朕看来,你们就是最好的。李密之流,和你们比差远了,犯不着去废心思。有空可以看看下边有没有好苗子,值得大力培养的……”

“是。”高士廉有点脸红。

打发走了高士廉,魏征还在这等着呢!

魏征是为士族而来,随着报纸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士族盯上了这一块肥肉。

士族的根基便是话语权,一旦丢掉了话语权,他们将会失去解读“天意”的资格,继而丧失左右皇权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