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页

他还是得将她送走。

萧清规的声音远远传来,像一头幼熊般笨拙地走向他,打断了他的思忖:“兄长,北地此时可还有寒梅盛放?去岁在永安时无心赏梅,芜园的梅也早早谢了,有些可惜。”

萧翊揽着她返回牙帐,接道:“九岭深处尚有晚梅,过几日带你去看。”

“为何要过几日?可是找到了叛军踪迹,打算开战?”

“过几日天气会再好一些,也到了北朔的节庆……”

第40章 北朔的风雪(8)

三日后,乃是北朔为期半月的送神赛会,至此昭示着一年漫长的冬日彻底结束,举国拜日欢送月神,皇室举办最为盛大的祭礼,赐酺七日,民间也有热闹的欢庆仪式,余兴将会持续整月不散。

萧清规本以为萧翊会去北朔与宴,毕竟万俟格亲自送来了请帖。数日以来,他们绝口不提萧翊的身世,可如今的北朔皇帝万俟琅毕竟已经垂垂老矣,指不定何时就会病逝,那是他的祖父,萧清规希望他能见万俟琅一面,却始终无法开口。

九岭幽深,群玉环聚,延绵的银山日日景致不同,当真是春日到来。萧清规身着胡服,掀开棉帘探出马车的窗外,鼻头虽有些红,倒也不觉很冷。

萧翊坐在她身侧,伸手将她捞回:“等会儿准你下车赏梅,老实待着。”

他与她一起困在四方的马车中,他是因腿伤,她则是天疾,萧清规语气不免有些颓丧,说道:“即便已提前开了路,马车总是不便在雪地中行走的,若非……”她斟酌了良久,唯余一声感叹,“还是策马恣意,眼下我们定早已见到晚梅。”

萧翊霎时无言,她的病已非一朝一夕,十余年来他何尝没有四处求医问药,山河之大,他却始终求不到一个解法,这些话他不愿跟她说,徒增烦恼罢了。

车行缓慢,萧清规便与他娓娓道来,陈清阴阳二蛊之事,隐去了自己那时一心求死、贺兰云裳才告知她这些,也不想让他担心。

萧翊的神色未见什么波澜,更像是早有预料:“我素来不喜贺兰世镜这个人,她行事一贯鬼祟,倒也不难猜测使的是蛊毒。”

记得元徽末年,他曾前往南疆平叛,擒获了叛军部族的长老,长老姓贺,不知与贺兰家是否有些渊源,也是个擅使蛊毒的。他以合族性命相要挟,问其可知贺兰世镜最为阴邪的手段,老头儿是个强脾气,即使看向亲眷的眼神挂着不忍,可听到贺兰世镜的名讳却顿时变得缄默,只字不肯说。

他跟那老头儿耗了足有十日,大抵因关心则乱,率先暴露了软肋,老头儿便咬死了不说,称大不了让合族与他陪葬。后来他就把人杀了,当着他族人的面,不知砍了多少剑,执意将之千刀万剐似的。

清醒过后回想,他那时是有些失控的,而那也是他离“解药”最近的一次了,此后不过是大海捞针,踏遍南疆再无所获。

萧翊短暂游移到往事之中,回过神来发现萧清规覆上了他的手,他便反手握住,摩挲着把她捂热。

萧清规垂着脑袋,低声问了句:“疼吗?”

萧翊摇了摇头,想到她看不见,才沉声开口:“早已习惯,于我来说不算什么,反倒是你……”

萧清规猛地抬头,分外认真地回应他:“我也不疼,真的不疼,没骗你。”

萧翊不戳穿她的谎言,他想他们之间的纠缠一直靠痛苦维系,就连在床笫之间他也总是控制不住地想要弄疼她,她则同样向他施以疼痛,他不知该怪谁,只是有着清晰的认知,他们这样多少有些病态。

“你无需担心这些。既然阳蛊有龙血丸可解,阴蛊自然也有解法。只要天师监贺兰师徒在一日,我与她们耗上半生,也会得到解药。”

萧清规何曾担心过自己,久病成医,她并非单纯中了阳蛊或是阴蛊,两种蛊毒在她体内交融了十几年,她这一身骨血已经烂透了,从未希冀过还有什么解法。她只是不放心萧翊,但凡能得到龙血丸,他的毒就能消解,此乃她唯一所求。

萧清规犹豫了片刻,再度垂下了头,心虚劝道:“贺兰云裳虽声称尚未告知阿旭此事,可我想阿旭很快便会知情,这是贺兰云裳为他留下的后手。其实……我知自己不该说这些话,但还是想劝你,我并非想让你与阿旭握手言和,只是如今我们需要龙血丸,阿旭则担忧你带兵剑指京师,既各有所需,兄长,你并非贪恋皇权之人,否则当年就不会扶持阿旭坐上皇位……”

萧翊有必要告知她真相:“当初让位于他,乃是因为萧复用你来威胁我,逼我立下毒誓,我虽不信什么天谴报应,不过誓关于你,我不愿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