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问:

“云中与雁门呢?”

雁门有个雁门关,地理位置十分紧要。云中郡则在山西大同,同样是个军事要地。

扶苏答:

“王离、王贲父子可去协防,再将桓齮将军派去。”

哪家都有小辈,杨家父女的模式直接借鉴就好了。

后世皇帝一般不喜欢将领的子嗣代代接手他们之前驻扎之地的军队,觉得时间长了那边的士兵就成将军家的私兵了,将军可能会拥兵自重、造反篡位。

但秦朝暂时还没这种想法。

陇西世代都在陇西李氏的手里,也没见李家造反。自己不信任将领就直说,找什么借口。

北境都被划分出十来个郡了,每个郡独自掌兵互相制衡。这样都不放心戍边的守将,那也别想着搞中央集权了,继续玩分封算了。

而且说实在的,将领的家族真的能代代都出将军苗子吗?

未必。

白起厉害吧?你听过他后代在军事方面有什么建树吗?

不要说白起被秦王猜忌废黜为士卒,没了贵族官身,所以他的后代起不来。在秦国待不下去难道不能跑去其他国家发光发热?

没混出头来,原因就是非常残酷的——白起他后人不行。

白起在的时候,他后代就没能在军中立功,等没了他的庇佑,就更没水花了。

像李氏、王氏、蒙氏这样接连三代出名将的,属于少数中的少数。秦国能一下子拥有三家,一方面是秦国的军功制吸引名将投效,另一方面也是真的运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