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典型的是“客卿”,不在九卿之列。但自从百多年前开始,客卿就是各国皆有的职位,只在丞相之下。

一般来讲,都是他国来的人才会被奉为客卿。然后等时机成熟,一步登天坐上相国之位,所以客卿地位不低。

李斯就当过客卿,不过那是在当廷尉之前的事情了。压在他上头的还有昌平君、王绾等人,这才弄得李斯的丞相之路坎坷波折。

像张仪、范雎之类的,就没有中间那些步骤,是由客卿直升的相邦。

除了客卿之外,还有不少官职也很难界定高低。

别看三公九卿听着好像个个权利都很大,但就像后世的六部那样,工部作为六部之一,不还是受排挤轻视的小可怜一个?有些非六部的官职恐怕都比工部尚书实权大。

总之,三公九卿、三省六部之类的,都是一个非常笼统的概括了。在这之外还有大量的实权部门,有些部门之间还会产生职权范围的重叠。

扶苏借由郎中令职权更迭一事,与蒙毅商讨起官制的规范,想听听蒙毅的意见。

蒙毅皱眉想了半晌,先问道:

“不知王上意欲将郎中令一职,改为何样?”

扶苏答:

“九卿之一,受丞相统辖,增设殿中议论、宾赞、受奏事等事宜的掌管。宫廷宿卫与殿中侍卫依旧归郎中令负责,一切宫门守卫则彻底独立出去,由卫尉专管。”

卫尉这个官制存在时间也不短,当年庄襄王子楚病重时,华阳太后便曾经借此阻拦吕不韦等人入宫。因为那时的卫尉是芈氏族人担任,听从华阳太后的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