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默契地对视一眼,纷纷开口赞同王上的判断,顺便吹捧了一番王上的孝感动天,将这件事彻底定性。

既然大家是替秦王哭的,那作为太子,扶苏当然要亲自去慰问一番,周全了礼节。

于是扶苏抽出一天的空,去韩赵贵族落脚的客舍走了一圈,收获了一箩筐敢怒不敢言的复杂反应。

最后一个逛到了前韩国宰相张平的居所,其子张良正在照顾悲思过度的父亲。①

其实并不是所有韩赵贵族日子都难过的,赵高惯会揣摩上意,事情办得很漂亮。他在给韩王和赵王最高的待遇之余,也尝试着分化了其余贵族。

如果所有贵族都日子难过,那么他们很有可能抱团仇恨秦国。但如果其中有一部分慢慢地又得到了秦国的礼遇,情况就不一样了。

赵高没有一开始就这么干,因为那样目的太明显了,会引起反效果。

他等贵族们过了一段苦日子之后,先挑了一部分识时务地摆脱了庶民的艰苦生活。这个时候,剩余的贵族就会质疑他们是不是投靠了秦国,背叛故国了。

偏偏被挑中的这些原本就是偏墙头草的,他们立身不正,没办法反驳质疑,只能选择默认。

这一下就坐实了待遇变好的贵族都是叛徒这件事,完成了第一步分裂。

接着,又过了一段时间,赵高提升了第二波人的待遇。

这波是原本意志坚定的,但实在吃不了苦。受到第一波人的刺激,犹豫再三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

第二波显然同样是叛徒,遇到剩余贵族的指责时照样没底气反驳。有些脾气爆的还会直接翻脸,认为自己做的没错,谁不想过好日子呢?

如此,第二步的分裂成功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