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辱骂秦国欺人太甚的风气又盛行了起来。

可惜没什么用,因为他们人少。而人多的庶民,看热闹看得可开心了。

越是热闹,过来凑乐子的人越多。人多了,也越发热闹起来。

渐渐的,四日一开的市集也不太够用了,便改成了两日一开、每日都开。

有些在家里也无法帮忙种地的老弱干脆选择住在市集里,也能省去日日来回的功夫。这样只要叫家里的青壮年隔一段时间送点需要售卖的农产品过来,买卖就能持续开下去了。

大秦如今有好多新鲜的作物,别的不提,紫花苜蓿就很好卖。那些六国来的文士非常乐意花钱买苜蓿回家喂马,给钱也十分大方。

内史腾却再次头疼起来。

市集那是给人住的地方吗?而且住的还全是老弱,本来就很容易出事。

幸好庶民自己也觉得幕天席地睡在集市里不是个事,便在得到官府允许之后,约着几十家一起协作,搭建出木屋来。

原先在城市规划里该是官府插手建造的房屋,就这么被庶民自己搞定了。秦吏只要去帮忙划定建房的范围,就能解决房子建得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问题。

人民为了赚钱确实是很拼。

照这样下去,要不了多久第一圈的扩建就能完成。

这个时候还没有炒房的概念,许多庶民其实也不知道自己这是给自己挣了个城里的房子和户口。

但是总会有人发现的。

等他们发现这些扩建的房屋,慢慢的也会成为国都的一部分被涵盖进去之后。就会意识到这些房子的价值,以后再扩建,将有更多人愿意“免费出力”换房子。

李斯私底下和蒙毅喝酒,聊到这个,一脸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