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等地的庶民日子过得还成,除却战事起时家中男丁需要充军之外,只需要担忧天灾。”

“可远离都城、靠近国境边界处的庶民就大不相同了,那里已有许多村庄十室九空。”

“将军常年与匈奴作战,应当见过被匈奴劫掠后的惨状吧?”

李牧脸色难看:

“匈奴不通教化,行事时毫无人性……”

扶苏打断他:

“中原各国并没有好到哪里去。”

李牧沉默了。

匈奴人觉得中原人和他们不是一家的,烧杀抢掠的时候根本没什么心理负担。当然,他们对付自己人也没好到哪里去。

但看看中原各国呢?说得好像大家互相之间很爱惜对方的黎庶似的。

古代百姓大多视军队为洪水猛兽,有个词叫做“兵匪”,说的是朝廷的部队像强盗土匪一样。

纵观历史就会发现,纪律严明勒令不许侵犯百姓的军队少之又少,偶尔冒出一个都能被史书吹捧。实际上大部分军队行事作风都不比匪徒好到哪里去,山匪来了百姓要遭殃,士兵来了百姓照样要遭殃。

战国时期几乎年年都打仗,边界处被各国军队反复扫荡,庶民日子过得不知道有多艰难。

国家核心区域不怎么遭受战争侵害,他们当然觉得日子好过,觉得继续维持如今几国对峙的现状无所谓。那边境百姓呢?他们活该被反复欺凌吗?

扶苏递给李牧一卷竹简,上面详细记录了边境庶民的伤亡数据,以及太平地区的数据对比。

一个和平安稳的环境对黎庶有多重要,看数据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