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看了半天的好戏,到这会儿才终于看够了,慢悠悠地说道:

“因为郭开收了我大秦的贿赂。”

李信:“!!!”

这么大的事情,为什么没有任何人告诉他?

好吧,事关重大,不告诉他一个年轻小将也合情合理。

如此一来,逻辑就通顺了。

郭开确实背叛了赵国,他为了金银财帛和秦国许给他灭赵后可以入秦为官的承诺,并不会介意把赵国坑死。

但在赵国被灭之前,他是绝对不能暴露自己叛变一事的。

那样不仅协助大秦灭赵的功劳拿不到,他自己也会提前被赵人干掉,所有功名利禄都成一场空谈。

所以郭开杀李牧,是出于忌惮李牧的兵权以及替秦国分忧两个方面。他得尽量把自己从后头这一条里摘出去,让所有人都认定他只是单纯的为权谋私。

公子扶苏提出的流言方案,正可替郭开解决这一燃眉之急,堪称送上门来的动手借口。

否则只按照王翦提议的“令郭开说服赵王处死李牧”来的话,难免会有人怀疑郭开是不是收了秦国好处。

毕竟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尤其是秦赵两国,特别喜欢互相使用反间计。这一回是你买通我的相国除掉我的大将,下一回就是我买通你的相国除掉你的大将。

廉颇就是这么被郭开和吕不韦联手搞掉的,白起大概率也是这么被范雎和赵孝成王联手搞掉的。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范雎与白起不和,郭开与李牧不和,这让人如何能不联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