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 章 钱粮(二更)

穿成寒门贵子 可爱叽 1529 字 7个月前

是完全带入不了。

他可知道自己家宴那天算是间接坏了戴通判的好事,

把人家请来的救兵许巡察使大人都给忽悠走了,

人家私底下还不知道怎么骂自己呢,如今作为戴通判狗腿子的王书吏怎么可能对自己钦佩已久?

顾媻长了个心眼,可不敢在王书吏面前喝太多,哪怕他千杯不醉也不行。

于是长袖善舞的小顾导游全程都没怎么说话,做出一副腼腆乖觉的模样来,倒很符合职场新人的特点,直叫上司柳主簿恨不得多照拂一二,张口闭口就说顾媻才华出众,若是科考必定进士前几。

顾媻只说不敢当,随后就听王书吏和柳主簿闲聊。

两人顺便还给他讲解了一下他们部门到底是做什么工作的。

简单来说,就是掌管一省的经济税收和各项支出,等同于现代的财务部,但不仅限于管钱,还要管粮食。

重中之重的,便是扬州城外和城内总共十三处粮仓,皆是国之税粮,是各处征缴存放和上供之用。

因为粮仓的重要性,扬州刺史孟大人都不敢答应府台余大人借粮一事,也因此给人出的主意是拿钱消灾,也就有了余大人家宴这一事。

值得注意的是,嫉恶如仇的柳主簿说起粮仓,对当今摄政王禹王怨言极多,酒酣后竟是破口大骂道说:“禹王封地在禹州,那地方从前靠近西北,多是寸草不生的戈壁沙漠,近些年国家之钱粮尽数却都入了那边去,把那边官员养的那叫一个肥头大耳,走路都走不动,怎们这些人辛辛苦苦存下来给将士们用的钱粮,都到狗肚子里去了,你说说,这大魏还将有什么盛世?”

顾媻听得都不敢开口了,谁知道一旁的王书吏却摇了摇头,说道:“主簿此言差矣,难道禹州就不是咱们大魏的地方了?非要让那边的百姓穷困潦倒一辈子?”

王书吏一边说一边看向顾媻,好似有意解释说道:“禹州百姓十几年前连窝窝头都吃不起,禹王奉命入长安勤王之时,府上兵马加起来不足三千,硬是全州的男丁全部自发跟着出来,留下孤儿寡母在故乡等着,才让当年宦官之乱止于禹王之手。”

“禹王如今的确重点发展禹州,但不论是造林还是囤水,亦或者是行商便利,政策优惠,这都让禹州的的确确百姓富足,因此官员们只要做好了分内的事情,他们也享受享受又有何不可呢?”

顾媻还是第一次听说禹王这方面的故事。

少年觉着,这位禹王是真的复杂人物代表了,好像既英明神武又凶神恶煞,既感念旧情,又天性薄凉,到底哪一种才是真正的禹王?还是说每一样都是?

这真是不得而知,只能他自己亲自去看看禹王是何样人物。

“呵。”柳主簿笑道,“王书吏你这话真是不对,你怎么说禹州还是大魏的国土呢?我看禹州俨然成了禹王一个人的城池,那里既是他的封地,如今兵马、刺史、百姓也都只听他一人号令,那是大魏的国土吗?我看禹王如今就算是回去称帝,怕是立马黄袍都有人送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