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7 章 失联

二话没说,就答应帮夏芍这个忙。

夏芍心里稍安,“好。”刚要念,那边秦舒又道:“你等一下,我找个纸笔。”

都记完,她和夏芍说:“我会尽快给你回复。”又安慰道:“放心,人肯定丢不了。”

夏芍和她道了谢,才挂断电话。

那边吕大爷已经听了个大概,也道:“放心,我在这看着,一有电话立马叫你。”

“那就谢谢吕大爷了。”对于老爷子的热心,夏芍还是很感激的。

“谢啥?我本来就得在这看着。”

告别吕大爷出来,夫妻俩都有些沉默。

走出一段距离,夏芍才发现陈寄北竟然跟着她往里走了,“你不上班了?”

“不着急。”陈寄北黑眸望着她,想说些什么又没说,最后默默陪她走了一路。

有这么件事在心头牵挂着,联欢会夏芍自然没心情看,更没心情参加。

哪怕去年刚刚破天荒的机制饼干班今年又拿了个先进,哪怕她自己连续二年都是劳模。

面对满场掌声,她脸上没太多笑容,下台就把东西递给了和爸爸姥姥来看热闹的两个崽。

怕夏母总想着信的事,她特地叫陈寄北陪着夏母带了两个孩子过来。

小小的承冬和半夏肉嘟嘟奶乎乎,一个赖在爸爸怀里不肯下来,一个小脸严肃,说什么也不要人抱,迈着小短腿自己走。甫一出现,就萌翻了一群人。

不仅机制饼干班这些可以做爷爷奶奶的老大叔老阿姨,面包班的人都跑过来逗孩子了。

此时台上重新开始表演节目,小半夏坐在爸爸肩头颠啊颠,已经嗨过好几轮。

接过妈妈递来的搪瓷缸子,她抱了下,没抱动,就捧着放在了爸爸头顶上。

于是陈寄北冷着俊脸,从脖子上骑个崽,变成了脖子上骑个崽,头上还顶个杯。这造型和他冷峻的气质太不符,谁见了都忍俊,何二立远远看到,更是笑得捂起了肚子。

大概是觉得爸爸头顶放得挺稳当,小半夏把他当桌子了。

两个小爪爪捧着,还把小嘴巴凑过去“吸溜”了一声,“喝糖水,半夏,喝糖水。”

模样稚嫩又可爱,逗得周围人一阵笑。

小承冬不要人抱,就站在夏芍旁边的长凳上看节目,小身板挺得笔直。

接到妈妈递给自己的毛巾,他绷着肉嘟嘟的小脸看了看,又打开研究了下,表情十分认真。

夏母就跟他解释:“这是毛巾,早上给

咱们小承冬擦脸的。”

小承冬看看她,立马伸出抓着毛巾的小手,“姥姥,给。”

“给我了?”夏母有些惊讶。

小承冬点头,“毛巾,姥姥擦脸。”

夏母那脸上就笑开了花,赶紧接过来,“对对,毛巾擦脸,咱们承冬可真孝顺。”

周围人又是一阵笑,离得近的更是忍不住摸摸他的头。

也因为两个崽和这番热闹,夏母直到回去还是高兴的,也就暂时忘了提信的事。

过完国庆回去上班,还有人跟夏芍说她家两个孩子多招人稀罕。

“长得跟年画娃娃似的,还听话,那么多人一点不怕生,也不闹。”

夏芍只是笑听着,几个人说完她家的孩子,又说起班里那位老阿姨,“蒋姐该退休了吧?”

“是该退了,年底就退。”那位老阿姨笑道,“还是咱党和国家好,人老了还能有退休金。我这运气也好,临了临了,还跟着占便宜,又涨了一级工资。”

“谁说不是,这日子以前哪敢想?”

和多数小年轻不同,这些老大叔老阿姨都是经历过战乱年代的,知道以前的日子有多苦。

“这么说,明年搞不好要招人。”唏嘘完,梁秀英道,“上半年酿造车间已经退了一个,翻过年酱菜车间也得有人退,还有木匠房的马四全……不招,人手该不够用了。”

“是应该招了,上一批招那些家属工,能转正都转正了。”姓蒋的老阿姨点头。

事实上要不是换了烤炉,解放出一部分人手,糕点车间的人早不够用了。

只是说起上一批家属工,众人就不禁想起同样是那一批家属工的夏芍。

人家刚转正,她已经是班长了,还主办了那么大的交流会,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正要也感慨两句,有人敲门,“夏班长,有你的电话。”

夏芍当时便站了起来,“我出去一下。”

她性子平和、恬淡,做事向来从容不迫,这么急倒是少见,众人有些意外。

夏芍却顾不得那许多,进了警卫室直奔电话机而去。

然而打电话给她的并不是秦舒,而是秦二嫂,要和她说的也不是夏万辉的事。

“之前你办那交流会,省城食品厂不是没去吗?现在后悔了,找了人来问我,能不能联系下你们这边,让他们派一个人过来学习,不用特殊招待,教一下就行。”

之前有机会光明正大地学,不来,非得等人都走光了,再来托关系。

夏芍情绪病不太高,“省城另外两个厂都会,干嘛舍近求远来这边学?”

“也得他们能拉得下来那个脸。”秦二嫂笑。

省城食品厂是省内食品类第一大厂,糕点车间光老罗这样的大师傅就有二个,东西新、效益好,向来不把其他食品厂放在眼里,对待下面的两个厂是何态度可想而知。

结果就因为一个没瞧得上的交流会没来,他们中秋被

打了个措手不及。

那两个厂像是商量好了一般,齐齐上了新品,打的口号还是省城食品厂都没有的无糖月饼。

省城食品厂都没有,你就说你好不好奇吧?

反正口号一出,不少人都津津乐道,有那好事的,来了省城还特地看了一眼。

一看,省城还真没有,那这东西能不好卖吗?

要光是月饼也就罢了,毕竟只卖这一个月,等明年八月节,他们也能研究出来。虽然知情的恐怕要笑一下了,但东西卖的时间短,哪有那么多知情的人?

结果中秋过完,没等他们松一口气,葱香苏打饼干又上了。

“以前都是其他地方的来省城,带点当地没有的吃的回去,现在倒好,开始有省城的人去其他地方带了,他们哪能不急?也不知道两个厂这么默契,谁给出的损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