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9 章 人参

第一天夏芍上了一整天班,郭姐那边始终没来回消息,倒是晚上下班,何婶儿跟着何一立一起来了她家,“我跟你何叔商量了下,既然他非要帮人还这个钱,那就还了。”

何婶儿显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你不说那小姑娘人不错吗?寄北一句话,她都想着送鸡感谢你们,应该不会赖账。困难的时候咱们帮一把,说不定这事儿还真就成了。”

何一立这么散漫的性子,这几个月的努力真的很难得。

何婶儿不是非得跟儿媳妇吃醋那种人,只要能让儿子变好,就是好媳妇儿。

哪怕最后这俩人没成,人家间接帮着推了她儿子一把,他们也帮人家一把,当还这个情了。反正那姑娘家住哪他们知道,这钱又跑不了,顶多多拖个几年。

而且一个为了还债能把自己卖给傻子的姑娘,何婶儿也不觉得她真能拖着不还。

几人到了夏芍家,姜百胜已经补完觉,正在炕上吃饭。

他已经听孙清说过情况了,“欠条上写着六十,你们还六十就行,他们敢要三百,就是讹诈。”

连他也这么说,何婶儿跟何一立彻底放了心,饭后跟他一起去了金美云家。

夏芍怀孕不方便,没跟着去,饭后在外面散了会儿步,就回屋看连环画了。

一直到晚上快八点,外面才传来脚步声。

不仅姜百胜,何一立跟何婶儿也没直接走,先一起来了夏芍这。

夏芍闻声下了炕,鞋还没穿好,何一立就开门进来了,“成了,不过她那两个舅舅心也真够黑的,为了打发他们走,还多给了四十块钱的利息和路费。”

费了那么大劲儿,只拿到六十,那两人肯定不会甘心。

夏芍心里早有准备,只多给了四十也不算多,点点头,“欠条呢?”

“当时就烧了,那玩意儿哪能留着。”何一立道,“不过她非要给我写欠条,写了张一百的。”

这个她,指的就是那小姑娘了。

何婶儿腿脚没何一立快,落后了几步,进门见夏芍下了炕,赶紧又把她扶了回去,“你可别折腾,天不早了,我们过来报个信儿就走,省的你不放心。”

又不无感叹道:“是个好姑娘,可惜两个舅舅不是人,非说她妈答应了晚还一年翻一番,她妈还病着连个话都说不清楚。要不是小姜公安跟着去了,这事儿还办不成。”

“没事,我跟他们说了,他们再上门来闹,就是私闯民宅,可以报案抓起来。”

金美云那两个舅舅都是农家汉子,没什么见识,看姜百胜穿着制服去的,气势便先弱了三分。

姜百胜人长得高大,脸又黑,看着很是能唬人,一说他们这是讹诈,他们更慌了。要不是怕这

()两人当面把欠条给了,过后不甘心,再闹出什么事来,那四十都不用给。

他们走的时候,两个人一直把他们送到门口,连声保证明天就回家,绝不耽搁。

何一立落后了一步,还听到他们小声问金美云:“你在哪儿找的这么个对象?家里挺有能耐啊,自己是工人,还有人是公安。”语气又是羡慕,又隐隐含着畏惧。

这年代大多数老百姓还是很怕那身制服的,夏芍就是知道这一点,才想请姜百胜帮忙。

她再次跟姜百胜道谢,姜百胜说了声:“不用。”人直接回对门了。

何婶儿忍不住拉住夏芍的手,“你给云英介绍的这个对象好,家里人也好。”

当初他们家要是有这种当公安的亲戚,戴长庆肯定不敢纠缠云英。不过话又说回来,要没有戴长庆,夏芍未必会帮云英介绍对象,他们也结不了这么一门好亲。

有些事还真是不好说,不过夏芍和陈寄北是他们何家的贵人,这是肯定的。

如今云英算是过好了,就剩一立了……

何婶儿望向小儿子,发现何一立低着头不知想到了什么,又红着耳朵嘿嘿傻乐。

这个臭小子,钱都给了,八字还没一撇,也不知道傻高兴个什么。

何一立当然要高兴,因为他们走的时候,金美云出来送人,通红着脸声如蚊讷问他:“明天你能不能再过来一趟?我怕他们说话不算数,赖着不走。”

他明天可以光明正大去见人了

而且以前她都不待见自己的,现在有事居然会找自己帮忙了。

何一立想想就想笑,第一天还真抽出时间,又往金美云家跑了一趟。

姜百胜的震慑很起作用,金美云那两个舅舅白天就收拾东西回家了。他到的时候,那个孙老狠媳妇儿正在金家探头探脑打听,见人都走了,脸色很是难看。

何一立也没跟她客气,直接把人撵出去了。

孙老狠媳妇儿站在门外瞪了半天眼,想想听说对方昨天是带着公安来的,到底什么都没敢说。

何一立忙着往金家跑,何婶儿则做了一锅大碴子一锅小豆腐,满满端了两大盆过来。

一盆给夏芍和夏母,,一盆给对门的孙清和姜百胜,“小豆腐我用的胡萝卜缨,大碴子用的今年新下的黏碴子,又黏糊又好吃,都还热乎着,你们不用做饭了。”

大碴子,就是玉米简单脱皮脱芽没有打碎的。

打成较小的颗粒叫小碴子,再打细点磨成粉,就是玉米面了。

黏碴子顾名思义,是用黏玉米打的,煮出来比普通玉米更粘稠,也更香。

何婶儿送来那么大一盆,两家人何止是不用做饭了,吃两天都够了。

关里女人不下地,吃的都是地瓜,很少能吃到正儿八经的粮食。夏母自从来了东北,最差也是苞米面粥、苞米面饼子,大米白面也从没少了她,人已经白胖了不少。

吃到这很有地方特色的大碴子小豆腐,她直说好吃

,“粥里还放了大红豆,又面又香。”

夏母不是个爱占人便宜的,回头就拎了点地瓜去何家,还跟何婶儿问了问东西怎么做。

何婶儿送来的大碴子粥吃完,郭姐那边也有了回信。

见她一进门,没说话先不好意思地笑,夏芍猜测可能是没办成,“没事,也不是非买不可。”

郭姐闻言忙摆手,“不是,能买着,就是买不到五斤。你黄哥在林业局又不是啥大官,找了熟人,也只批了个三斤的条子,再想多要,就得花钱托关系了。”

而花钱托关系,只买个五斤显然不值得。

夏芍并没有失望,“有三斤已经很不错了,帮我谢谢黄哥。”

郭姐就是觉得夏芍难得找她一回,她还没办成,有些不好意思。听夏芍这么说,她放松下来,“有条子还得去林场买,你肚子不方便,我让老黄直接给你买了吧。”

这样当然最好,夏芍跟她道谢,问她都是怎么个价。

野山参十几块一颗,还只有拇指粗细,也就四钱到五钱的重量。种植参却是按斤卖,一斤才只要十几块,直接从林场买更便宜,十一块一一斤,简直是白菜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