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

嫁国舅 笑佳人 2581 字 7个月前

张泰不识趣,那就别怪她设局!

张泰一走,潘氏立即提拔了她的陪嫁管事上任,陪嫁管事什么都听她的,潘氏的私库也越来越满。

“太夫人,国公爷肯定想重新用张泰,您快想想办法吧!”

总管事的妻子急得要哭了,就像当年太夫人得给张家安个罪名才能赶走张泰,现在国公爷为了赶走他们夫妻,又会扣个什么罪名给他们?

一个在战场上杀人如麻的大将军,手段只怕会比潘氏狠上千百倍。

潘氏还没冷静下来,又一个丫鬟跑了过来,喘着气禀报道:“太夫人,国公爷开始查账了!”

潘氏手脚一软,心里就剩一个念头:曹勋是在边关穷疯了吧,才回来就这么着急揽钱?

对于今日,潘氏早有准备,早就嘱咐过陪嫁管事将账簿做得漂亮些。

然而陪嫁管事可以做假账,国公府各处产业的管事也都是人精,谁都知道曹勋这个新国公早晚要回来的,往年一家铺子能上交一千两银子,潘氏当家这几年却变成了八百两,国公爷能不查?为了证明自己确确实实是交了一千两出去,产业管事们那边单独做了一本账,每一笔都记得清清楚楚。

曹勋回京之前,就已经派留在京城的心腹暗暗将这些账簿收缴了上来。

潘氏带着陪嫁的吴管事赶来正院时,张泰才核对了半箱的账簿,另有十几箱账簿摆在旁边等着他。

“见过太夫人。”

瞥眼端坐在主位上的国公爷,张泰起立,恭恭敬敬地朝潘氏行礼。

潘氏只盯着曹勋,单纯疑惑的样子:“复山,你不是乏了要休息吗,怎么突然要查账了?”

曹勋笑道:“太久没回家,一时没有睡意,想到府里处处如新,料想这些年各处产业进项不错,恰好张泰想重新为府上效力,我便叫他自己翻翻账本,认清一下他与现任管事的差距。”

潘氏掌心冒了细汗,她身后的吴管事更是面无血色。

潘氏尽量保持镇定,解释道:“张泰是你父亲身边的老人,差事一直做得都很尽心,如果不是他教子不严差点连累咱们国公府的名声,我也不会换了他。”

她是在警告张泰,莫忘了张家还有把柄握在她手里。

张泰无视这番威胁,直接将他目前发现的几笔错账报了出来。

曹勋仔细看过两本账簿,视线投向吴管事:“你可有何话说?”

吴管事双腿抖如筛糠,扑通跪下去,汗珠沿着额头一颗颗往下滚:“国公爷明鉴,肯定是底下人欺我老实愚笨,背着我做假账,中饱私囊。”

国公爷有备而来,他不敢咬定无罪,只能将大罪推到底下人手里,以求保住性命。

曹勋看向潘氏:“母亲,他是您身边的老人,我真将他送去官府彻查,坏了您的名声不说,恐怕也会波及娘娘与殿下。”

潘氏内里的衣裳都要被汗水打湿了,此时听曹勋并没有彻底撕破脸皮的意思,她就像溺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的稻草,连忙附和道:“对,对,咱们要以大局为重,能在家里解决还是不要闹大的好。”

曹勋:“这样,我也不管究竟是哪些人贪了银子,既然都经过吴管事的手,那我只跟他要,只要他能将所有被贪的银子都寻回来,这事就算过去了,看在母亲的面子上,我准他回乡养老。”

吴管事听了,下意识地看向潘氏的衣摆。

潘氏暗暗咬紧了牙,已经到手的银子叫她往外吐,跟割她的肉有什么区别?

可她不掏银子,曹勋就会抓了吴管事报官,曹勋不爱惜脸面,她与皇后女儿得要!

.

短短两三日,定国公府里的仆人就换了一批。

连外面都听到了一些风声,曹绍这个国公府二爷更是瞒不过去。

想到其中的缘由,曹绍找到兄长,满面羞愧:“大哥,我……”

曹勋叫他坐下,笑着开解道:“母亲也不是故意的,父亲一走,母亲定然悲痛过度,却还要负责你的教导牵挂远在边关的我,劳神劳力,才被吴管事等人奴大欺主也没有察觉。”

曹绍更加惭愧了,兄长这话,只是为了照顾他的颜面吧。

曹勋喝口茶,走过来,停在曹绍的椅子一侧,抬手搭在探花郎的肩头,语重心长地道:“二弟,祖父当年只是个边关小将,几番出生入死才创下这份家业,现在曹家只剩你我兄弟,我作为长兄,必须严慎持家,才能让曹家继续在京城站稳脚跟,才能延续祖父、父亲留下来的荣光。母亲有疏漏,我及时纠正,但我本人对母亲并无偏见,希望你不要因此与我生分。”

曹绍立即站了起来,看着兄长保证道:“大哥放心,我绝对没有那么想,要怪就怪我,平时只知道读书玩乐,都没想过为家里分忧。”

曹勋:“那是因为父亲一直住在边关,没有时间亲自教你这些,要知道,想要在官场有所作为,光会读书确实不行。”

曹绍深以为然,别看他在翰林院的时日还不长,却已经体会到了一些明争暗斗。

曹勋:“治家如治国,当如户部一样管好每一笔银子的进出,如吏部一样洞悉每一个仆人的才干,仆人犯错,则如刑部一样赏罚分明。家事清明,为官者方能全心报国。”

曹绍比曹勋小了九岁,就在这一刻,曹勋在他眼里不光光是个兄长,更有了几分父亲的影子。

因此,他不但没有受潘氏明着暗着的挑拨影响,反而更加敬重曹勋了。

.

曹勋这批武官回京,都得了一段时间的假。

曹勋既有战功又有圣宠,不少官员都想巴结他,陆续有拜帖、请帖送到定国公府。

曹勋找理由都推了,然后在解决家事之后,派人给宁国公府送了一封拜帖。

李雍丢了官,每天都很悠闲,趁着春光好,他还陪着女儿去外面跑了一圈马。

父女俩尽兴回府,就被孟氏告知了这封拜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