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页

谋千岁 凌衍 849 字 10个月前

如此无理的要求,她自然没给。

那些门房小子就骂骂咧咧地将她放在了这偏房之中,什么也没问,继续偷懒的偷懒,吃茶的吃茶,嗑瓜子的嗑瓜子,就是没有半个人再去搭理她。

这等态度,显然是没将她放在眼里,也同样没将三郎君放在眼里。

若是当真是尽职尽责的仆从,听到府中有主子的亲戚上门,必然是要先十分严谨的查过来人的身份,确定此人确实是府中主子的亲戚,这才能够将消息递上去。

哪有人来了,就立即迎进来,怕自己错过了张开口伸出手就要赏钱的好机会。

至于如何确认来人的身份,他们是半点也不做,确认来人身份的方式,居然是叫人家的主子,直接亲自过来查看?

如此行径,实在是荒谬至极。

哪里有将自己做的事情推到主子的头上去的?

更何况,他们可曾想过,也有可能主子并未见过这一门亲戚。

这些门房小子,定是背后有谁在撑腰才有这样的底气,否则寻常奴仆可不敢这样怠慢府中的主子。

原本只想着,自己第一次上门来,也不想把事情闹得太难看,便容忍一番。

却没有想到,在偏房之中等了这许久,却迟迟不见有人上门来。

正当她正想走到外头去,问问那些门房小子究竟有没有同三郎君通报此事的时候,就听得那几个门房小子在外头闲聊。

“不是,三郎君怎么敢摆这么大的谱?我分明方才跟他身边的使女说了,如今来也不来,竟是连个回话的人都没有,他自个儿的亲戚,怎么连看都不来看一眼?”

“谁知道究竟是哪门子的亲戚?说不定三郎君早知道自己没有半点亲戚还活在人间,所以就干脆不来了。谁知道这是哪门子的亲戚呢?说不定是从哪里上门来打秋风的吧,看着穿着那般寒酸的模样,真是叫人平添笑话。”

“你的话可不要说的这么毒,说不定三郎君还有亲戚活在人世间呢,至少当年大夫人的母家的人都还在江南好好的。”

“在江南好好的,也不见这么些年过来和我们府中走走亲戚,也不见关怀三郎君的衣食住行,那种亲戚跟死了有什么区别?要我说这三郎君半个亲戚也没有,不会有人来京城看他的,你就放心吧,那人指不定是个从哪冒出来坑蒙拐骗的。”

“嗨,我觉得他说的这话很有理,你瞧那人穿的那样破旧寒酸的,也不知道是什么人,三郎君就算如今没爹没娘,是个可怜孩子,那至少他的爹娘出身都高贵,怎会有这样穷酸的亲戚上门来?就是如同他方才说的那样,是来打秋风的吧?”

“十有八九就是来打秋风的,哪有上门来看亲戚的,手里头半点好处都不给的?咱们去帮她通报,都已然是给她些面子了,若是往常,那些什么人手里头没带钱来,随便搪塞两句就让她滚了,还要让她在这等着?还得是我们心善的很。”

那些门房小子说话的声音可一点也不避着,好似不知道隔墙有耳的道理。

不过,想必以他们这样轻狂倨傲的性子,就算知道隔壁的妇人会听见他们在说什么,他们也丝毫不怕——在这些唯利是图见钱眼开的小子眼里,身上连一点赏钱都掏不出来的,必定是些穷酸亲戚。

三郎君,他们本来就十分不放在眼里,更何况来上门找三郎君的穷酸亲戚?

妇人听的一下子眉头就皱的死紧,忍不住低声冷笑道:“我还道,她当年千里迢迢,执意要过来的府邸是什么好地方?原来就是个这样藏污纳垢之处,门房一个个的如此目中无人,一股子掉进了铜臭眼里的味道,如此浊臭之地,也亏她当年生活了这些年。”

妇人也不站起来,只是咳嗽了两声,重重地说道:“将你们府里的老夫人叫过来。”

她已经是有些耐着脾气了。

若不是因为如今她不能随意见血光,就是这几个门房小子,一个也别想活着离开。

她这声音不小,外头的门房小子当然听了个清楚——他们其实知道里头的人恐怕能听见他们在说这些轻蔑的话,可是他们根本就不在意。这等出身低贱十分穷困之人,就算她能听到自己在说什么,也翻不起什么风浪来,何必在乎呢?

更何况等意识到她方才那一句话说的是什么之后,外头的门房小子们一片寂静,然后就瞬间大笑起来:“将老夫人叫过来,你还真当自己是个人物了?”

有个门房小子一下子就把门打开了,甚至有些粗鲁地上手,想要把她从屋子之中拽出去:“给你这一会儿在屋中坐着,便已然是十分给你脸面了,半点钱都拿不出来孝敬咱们。谁还真把你当个座上宾供奉起来?横竖你已经在这等了这许久了,也没人来见你,想必三郎君早把你这个穷亲戚忘在脑后了,你还是从哪儿来就回哪儿去待着吧,没得叫人看你这笑话,一张老脸都挂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