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页

谋千岁 凌衍 813 字 10个月前

静海王按照规制纳了如此多的侧妃小妾,正是为了给自己开枝散叶,却无奈是得了祖传的一脉单传,这些小妾们,夫人们,无论如何得静海王的宠幸,谁也不曾生出一个孩子来,就是好不容易有孕了,生下来的也不过是一两个郡主。

而外面的那个农女也是一样。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她当年任性,自己给自己配的红花汤太狠;还是她真的那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当真没有想过要母凭子贵的心思,就算后来王爷一定要让他二人生下爱的结晶,不准她在私下里悄悄的喝避子汤,她的肚子也长久地没有任何动静,再是受宠,在上京城的那些话语之中,也不过就是个不会下蛋的母鸡。

而农女独霸王爷多年,早就引起了不少王府后院女子的忌惮与眼红。

最开始的时候,那后宅之中的其他夫人妃子还会嘲笑王妃,说是王妃没用,留不住王爷;

可到了后头,她们甚至将静海王妃当成唯一一个救命稻草,逼着王爷每月的初一十五一定要回府来,按照祖宗规制,与静海王妃合房。

这些小妾们打的主意就是,王爷一年到头都见不着面,还不如选个由头,将他弄回来。

只要他能回来,那她们就能使出自己的浑身解数,各凭本事,将王爷留在自己的身边,但凡王爷有一点种子播撒给她们,说不定她们的腹中就能有些动静。

那这计划原本没错,一年到头,每月回来两回,总比一日日地见不着王爷要好,她们使出浑身解数,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想出各种方法将王爷拐进他们的房中。

静海王妃虽然是她们口中祖宗规制的由头,其实也捞不着什么油水,只是偶尔能遇见王爷一两回,得王爷心情好的时候,承恩一两次。

但正是这样稀少的时候,竟也有这样的好运气,不过只是这样一两次承宠,腹中居然就有了动静。

整个静海王府,也就是好几代这样流传下来的,故而静海王府中十分看重子嗣,这近海王耕耘多年,莺莺燕燕,甚至是外头的那个农女,得他这么多的恩宠,都不曾有半个孩子,却没想到是一直默默无闻不起眼的静海王妃,偶尔承恩一两次,竟也悄悄地,先行一步有孕。

静海王妃好不容易有孕,这一胎怀了之后,由太医亲自诊断,必然是个男胎。

宫中的妇科圣手,自然没有什么好怀疑的,静海王便对静海王妃彻底回心转意,十分殷勤地守在她的身边,日日不离开半步,也再不去那些小妾的后院之中转了。

杜太后还想找些什么难听的话来讥讽静海王妃,而静海王分明已经投身杜太后麾下,竟也为了自己的孕妻与杜太后对着干,将她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

那个他先前无比宠幸的农女,不知道是不是过了新鲜了,还是一直不曾有孕,王爷也失了心意,也很少再去外头寻她。

到了后来,王妃将要临盆生产的时候,那农女更是被王爷抛在脑后。

再后来果然是个美满的故事,静海王妃这一胎福泽深厚,生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孩,男孩聪明活泼,从小无灾无病的,一点儿也不病弱。

有了这个孩子在身边之后,静海王对静海王妃更是恩爱不已,几乎为了她遣散了整个后院,甚至还扬言此生只有这一位妃子,再也不理其他人。

孩子顺顺利利,到了周岁的时候,就被静海王请封了世子;

而外头那些闲的没事的好事者,还去那农女的住处找了那农女,却不想那农女在失了王爷恩宠之后,就被有心人给盯上了。

当年她那样树大招风,如此大张旗鼓的受王爷宠幸,将王爷后宅之中所有人的宠爱都夺去了,早就成了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王爷的后宅之中,那些夫人侍妾虽然没有静海王妃那样的高身份,却也都是正经人家出来的,其中也不乏一些小有本事的二三流士族,早就憋了一肚子的气,就等着一个机会来对付这个叫自己的女儿日日在后院之中独守空闺,翘首以盼的女人。

一旦失了王爷的宠幸,便再也没有人在她的屋舍之中守着了,听人说是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她便被人割了脖子,丢在了王爷为她修筑的金屋藏娇之中,被一把大火活生生给烧死了。

听说后来有人曾去那焦土废墟之中寻宝,想看看当年烧毁的房屋之中有没有留下什么能够拿来卖钱的金银财宝首饰,便甚至还寻到了当年焦黑的尸体。

那人的身上佩戴着一把粗糙的长命锁,正是那农女的心爱之物。

可见王爷的恩宠何等如烟消云散,宠爱之时便是搬空王府,为她铸造一座金屋藏娇都舍得,不准任何人来伤害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