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页

谋千岁 凌衍 851 字 10个月前

可见这位爷,也不是不会宽容体谅人,只不过要看个对象罢了。

谢不倾说罢之后,也不曾再提起此事,他在前头引路,又恰巧今儿穿了的是一件淡色的氅衣。

今夜的月光着实亮而皎洁,他一头青丝墨发都好似落了满头的霜华,身上的白衣也几乎是与月色溶在了一起,明棠乍然抬头望他,映衬着这白龙观之中十步一景的景象,他几乎如同化羽登仙的仙人一般。

这个时候,又是白龙观之中的禁地,左右几乎都看不见半个人影,寂静地没有半分声响,明棠的目光落在他的背影上,恍然间以为他是那月华化为的灵精,引着她在这月华路上而行,好似下一刻便要踏入那天穹之上的月宫之中。

景色极美。

明棠是会怡情入景的性情,见这般景象,慢慢地也只沉醉在这一片人间仙境之中,好似忘却了往日里的那些沉重包袱。

待她终于从景色之中回过神来之时,仿佛有些明白谢不倾为何会在这样的夜里将她从镇国公府之中带出来。

离开了那样的深深宅院,有那样一刻,明棠才觉得自己是在做自己。

她凝视着谢不倾背影的目光之中带了些不自知的温柔,心中又是轻轻一跳。

也不知究竟在那样的月色下走了多久,谢不倾与明棠好似越走越深。

谢不倾带明棠从马车上下来的时候,应该是走的太乙宫附近的侧门,明棠跟着谢不倾走了这许久,终于远远窥见月色下庄严肃穆的朱红大门。

那大门上落了好几重的锁,也不知究竟是什么所在。

明棠往深深院墙后看过去,便瞧见那院墙后头好似是几座宫殿,正巧今夜的月亮大如银盘,就恰巧那般悬挂在一座比一座高的神宫之后,更是将这般场面衬托得极为震撼人心。

明棠思索,在这太乙宫中能够有这般规模的宫殿,以此规制来看,应当就是当年太乙道人当值的太乙正宫,昔日他被先帝封为国师之时,便一直都居住在那正宫之中。

相传也是太乙道人算出的先帝与先帝皇后二人荧惑守心,命不久矣,特意将他二人从宫禁之中挪居到这太乙宫之中,太乙道人日夜以自己的道法神通为先帝与先帝皇后祈福诵经,将自己的毕生心血都搭进去一半。

明棠也听说过那些传闻,经不住问道:“都说起当年太乙道人从小得三清神通,容颜不老,长命百岁,即便是古稀之年,也不过如同少年人一半容貌,童颜鹤发,一身仙风道骨,可有其事?”

传说之中,太乙道人为了挽救帝后二人,甘愿将自己浑身的血脉都用以做法,多年的道法修为此功亏一篑,再也不能够维持鹤发童颜如少年一般的模样。

但可惜是人力终究无法与天争胜,即便太乙道人付出这般良多,宿命却难以改写,帝后二人仍旧相继去世,那位可怜的小皇后腹中甚至还有已经九个月的太子。

此事之后,太乙道人便自责不已,只怪自己学艺不精,没能够成功为帝后二人逆天改命,遂在帝后二人合葬之后,便辞去了自己的国师一职,云游四海去也。

谢不倾却好似从来不大信那些,面上有些轻嘲之色:“不过就是些人云亦云的故事,你还相信那些?若是太乙当真有那逆天改命的功夫,也不至于如今还在为了维续自己的性命,到处东躲西藏。”

明棠闻言,见谢不倾似是十分了解之意思,忍不住多问了两句:“此话何解?”

谢不倾本不欲多说,但见这小兔崽子似乎对这些事情十分感兴趣似的,他便也只好提了几句:“太乙道人本就是江湖中人,他能够永葆青春,自然是因为他与飞云一般,修炼了一些对应的功法,却绝不是什么在世仙人。”

“他若是真是什么仙人,便不会因为那些凡尘俗世的名誉,留在这世间做什么国师。更何况所谓的自责辞去国师一职,此事更是无稽之言。不过是个沽名钓誉之辈,只怕帝后二人的生死牵连到自己的身上,寻个由头潜逃罢了。”

“若要将话说得再不好听些,世人为何总是将他与我相提并论?我二人,一个是国师,一个是权倾朝野的宦官,分明不该放在一处,可见世人眼中也心知肚明,知晓他之所以来此,不过也是与我一般,皆是为了那权倾天下的欲望罢了。”

谢不倾不大在意的模样。

明棠见他样子,心中却也理解。

谢不倾是从来不信命之人,他素来只相信自己的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从不信那些道法春秋云云。

明棠实则也不大相信这些,她说起也不过只是此情此景,随口提起那些人人都知道的传说,见谢不倾不喜,也不再多说,只是换了个词儿,忽然说起:“若是如此,实则人人都猜测当年的帝后二人死因蹊跷,是否与这太乙道人有何关联?毕竟按照大人之语,我倒甚至觉得他这般所作所为,更像是畏罪潜逃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