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音垂眸沉思,迟迟未落笔。
她以为要到殿试上才会出类似的题目,看来陛下是等不及了。
这一届天子门生,恐怕会被寄予厚望。
也可能会走上条不归路。
她很庆幸永靖帝比她所想的还要有魄力有决断,世家豪族把持朝政权力的时日,恐怕会被提前收割,很好。
到了此时,她也不欲再深藏,只是怎么答到阅卷官的心坎上,她需谨慎之。
沉思良久,清音才终于提笔在纸上写道:“圣人之所答……世衰道微……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学者……”
有了思路,她思绪流畅,手书速度又快,不过半个多时辰便打好草稿,誊抄在了考卷上。
除了这篇时文,另还有两篇策论,一首诗赋,两道算学题。
除了算学题较从前几场难了不少外,时文和诗赋仍是中规中矩的,没有难度。
不过她是看出来了,这届会试,主要还是偏重于解决实际问题。
但是这个范围划得又很大,大到哪怕考生答不出实际问题,也不会一丝机会都没有。
至少按她之前打探来的消息看,本次会试录取率较往年提高了近一倍左右。
这是什么概念?
比如说,往年会试录取人数一般是在三百人左右,但今年录取人数则是在五百左右。
会试三年一次,这种机会简直可遇不可求,意味着本来要落榜的两百多人,会留中。
读书多年,三年复三年,三年时间何其宝贵,能提前三年跨入官场,相信很多人都会奋不顾身的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以报效陛下。
这个消息无疑是对寒门子弟的莫大鼓舞。
如此一来,大量寒门子弟进入官场,定能为朝廷所用。
不过,马前卒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