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这个消息,清音挥挥手就让兴砚下去,她若有所思的坐了会儿,就抛开了。
等待院试的日子,裴宅上下都觉得是又快又漫长,替清音捉急。
唯有她这个当事人却不觉得如何,手上的事处理完,她就没有再出过门。
直到院试这天,全府上下起了个大早,不到卯时,厨房里就飘散出阵阵浓香,其他人也都各司其职,只脚步皆是放轻了几分。
对此清音已经习惯了,之前每次考试前,府里都是这样如临大敌的紧张,她能说什么?还是老老实实听之任之,叫他们安心吧。
照例被仔细“检查”了一番才获准入考场,面对这样严格的检查,清音只能使用障眼法,这样最省事。
这次院试的主考官大有来头,是由礼部侍郎直接充任,正三品大员下场监考一个小小的院试,实在是叫人琢磨不透。
清音在脑海中过了一遍这位侍郎大人的个人信息,就有些了然了。
这是少有的寒门出身的官员,看来皇帝对此次科举看得很重。
此时入仕,不知是吉是凶。
不过以她目前的情况,不进则退,她等不起。
第116章 青云路(11)
拿到考卷, 照旧是先审题,然后思考答题方向,清音淡定的磨着墨。
院试共两场, 分正试和复试。
仍是考帖经、墨义、经义、诗赋、算学, 另外又加了杂文和策论两项。
杂文和策论就是论文, 二者类型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