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想跟你商量呢……你是怎么打算的?是留京还是外放?我现在也没敢买铺子田地,还有平江府那边,回头想好了,得早些寄信回去,看是怎么处置……”清音问他。
顾承光搂紧她,低头听她一点点地说着家里的琐事,他认真听了,轻抚着她的背思索了一会,柔声跟她说起自己的打算:“若是再年轻十岁,我留在京中也无碍,只是如今……我有你,以后可能还会有咱们的孩儿,我虽有信心能给你们最好的生活,可是留在京中还是太慢了。
你先听我说完。
在外面任主官,不仅可以好好施展一番,也好立功……京城咱们肯定是会回来的。
你要是有看着合适的,不拘是宅子铺子还是庄子田地,想买就买下来,不用担心打理的问题,会有人打理这些的。”
到了他这一步,想要投靠过来的人不会少,从中挑出能用可用中用之人,他自问还是能掌控的,而且在外任主官,也能慢慢的积攒些家底。
这倒不是说他想要贪赃枉法,只是做官么,正常的油水总是有的,这也比在京中皇帝眼皮子底下来得容易些。
这些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还是,就算他在京中做了京官,最多也不过是个六七品的小官,压在他头上的人太多了,清音在外应酬难免要低头,这是他不喜欢的。
而在外面的话,只要他在殿试中的名次够好,多花些钱打点一番,谋个一府知州或是上县的知县,是能在一地做主官的,便是上头还有上官压着,也不是那种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环境,一切都好说。
如此,他与清音的日子也能更悠闲一些,如果可以,他连顾家人都不想带上,可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而且家里的事确实也需要他们。
顾承光承认自己做不到像清音那般将原身的孩子当成自己亲生的,但对他们也是寄予了厚望的,在古代这样的大环境下,他们要比任何人都更可靠牢靠。
古代讲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是没有道理的,虽然这样风险也会随之加大。
但他又没想过要作奸犯科,顾家那些人还翻不出什么浪花来,好管的很。
算了,跟着就跟着吧,总归他是长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