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认错爹的第一百零二天: 他图什么呢?……

宦官之后 雾十 1770 字 6个月前

絮果可管不了朝堂上谁谁谁又在为了皇后有孕的事进行了拉扯,也无法猜到好朋友闻兰因如今翻江倒海又充满探索精神的纠结内心。

毕竟他最近也可忙、可忙了。

絮果与詹家兄弟相聚在了望仙楼,每隔一段时间,他们都会定时定点的来给詹家的双生子当垃圾桶,听已经进入六部历事的他们疯狂吐槽各种“职场斗争”。

叶之初这种情况下,一般都很少说话,只是在默默做题内卷之余,分神从詹家兄弟的种种话语中提炼出历事时的注意事项,为自己的将来做准备。

从詹家兄弟刚去礼部和刑部的无所事事,再到如今成卷成卷的档案整理……

曾经脑补自己进了官场就能一鸣惊人、意气风发,拳打纪关山、脚踩杨尽忠的詹氏兄弟,如今已经被这些没完没了的填表、档案,重新教作了好几回人,蔫头蔫脑的连什么整顿官场的傻话都不敢再提。

一开始他们还嫌去了六部太清闲,根本没人教他们要做什么。如今却只恨不能问问贼老天,这六部到底是哪里来的这么多鸡毛蒜皮的琐碎小事,怎么能做到没日没夜又源源不断?

他们日后考了科举,去了翰林院,过得不会也是这样与文书死磕、仿佛没有尽头的生活吧?

这样的工作又有什么意义呢?

“你们现在整理到哪儿了?”絮果面对朋友的困境,也想不到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只能尽可能多地找话题活跃气氛,让詹氏兄弟不要太沮丧,“我记得之前二宝还说,在刑部的档案上看到了自己爹。”

虽然他们六个说好了长大后就不叫小名的,但詹氏兄弟就是这么双标,如果是絮果叫他们大宝二宝,他们依旧会全盘接受。

詹大人起起伏伏的官场经历,往往伴随着大大小小的奇妙案件,不仅能在吏部的档案里看到他,刑部的记录上也有不少呢。只不过詹大人很神奇的是,他虽然总会受到牵连,又罪不至死,其结果就是不断地被贬官,一路向南,都快贬到崖州了。

在官运和嘴贱这点上,絮果觉得耿直的詹大人有些时候和苏轼大大还挺像的。

两派内斗,甲这边赢了的时候,詹大人强烈反对甲,说乙才是对的,甲方看不上他,就把他贬走了;后来乙方重新支棱起来,把包括詹大人在内的所有支持者重新召回京城,结果这个时候詹大人又跳出来说,他觉得甲当年也并不是全无道理,那乙肯定就让他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了啊。

这样反复跳反的二五仔,如果不是絮果足够了解詹大人的为人,知道他就是这么一个是非对错、恩怨分明的性格,大概也很难和他相处。

明明说的都是很中肯的老实话,却是两头不讨好。

类似的事情,在詹大人的一生中还发生过很多次。杨党对他的评价就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偏偏他两边的好处都没有拿过,也没参与过什么党政,所以他既不会受牵连进去,却也没办法高升。只能就这么在官场上起起伏伏,蹉跎了大半辈子。

这些年回了京,詹大人也是血雨腥风的。只不过他再没有被贬出去过,全赖连亭给他介绍去了一个好衙门——都察院,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御史台。

詹大人和御史这个职业,那真是茶缸遇到了茶杯,完美搭配。整天弹劾这个,弹劾那个,快乐的就像瓜田里上蹿下跳的猹。偏偏他还是言之有物、不怕得罪任何人的那种上奏,今天可以骂杨党里的谁纵容小舅子欺占民田,明天也可以参阉党里的谁与寡嫂不清不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