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页

兵部尚书回道:“大齐只是小股进犯,平西军虽说措手不及但也险险守住,怕就怕大齐趁着军心散乱大举进犯,后果将不堪设想。”

守在外头的太监小跑进来:“陛下,户部尚书、吏部尚书还有几位老将军在外头候着。”

皇上知道肯定是为了大齐进犯大禹之事,这才想起楚若还在这里,看了看霁月说道:“你们先下去吧,至于书院……你去就行了。”

霁月心里一沉,忧心忡忡的出了御书房:“是我疏忽了,只想到此事是造福百姓的大功德,却忘了武官跟文官之间的矛盾,只怕这下不止没能讨到好还把将士跟武人全部得罪了,驸马,你有没有什么良策?”

楚若淡淡道:“要不把书院停了?”

霁月摇头:“这绝对不行,现在已经得罪了武官,若是再停掉书院就会连文人的心一块失去,那才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那就没法子了。”

霁月总觉得楚若态度似乎有些冷淡,但想到刚才在御书房时父皇对她的防备,又理解了她不闻不问的态度。

她着急去书院,过后还要去见二皇子,楚若身份尴尬不宜出现,两人出了皇宫便分开了,看着霁月走远,清风才说道:“公子,姜太傅要见您,说有重要的消息。”

“可能是燕辰国的事情有结果了,走吧。”

马车停到一个偏僻的巷子,姜太傅匆匆上车,甚至来不及请安一边跪下一边说道:“公子,有消息了,留在城外的人跟住了华簪,她的确是跟燕辰国质子私下见面,不过二人之间应该还有所保留,公子目前的真实身份应该还没被华簪识破,另外陛下派人传回来消息了,果然不出公子所料,按照公子设下的计试探下来那个细作应该就是出自燕辰国无疑了,这个燕辰国果然是扮猪吃老虎,居然想利用咱们来跟大禹内讧,他们好坐收渔翁之利!”

楚若嘲讽的笑了笑:“燕辰国那个礼部尚书怎样了?”

姜太傅连忙拱手道:“公子料事如神,他确实又出手了,老臣也让人把消息透漏到了燕辰国,他现在已经被弹劾了,听说燕辰国君大怒,等他一回国就会派人捉拿他。”

“他的家人呢?”

“按公子吩咐已经提前接出来了。”

楚若点点头:“你再把这个消息透漏给他,现在他回燕辰国只有死路一条,一旦消息传到大禹,大禹也绝对容不下他敢欺上瞒下,现在唯有跟咱们合作才有活路,把他控制住。”

姜太傅不明白:“控制他有何用?”

“老师忘了他欺瞒燕辰国君时用的是什么借口?”

姜太傅想起来了:“他说的是贡品被大禹二皇子私自扣了!”

“不错,大禹国负责接收属国贡品的是华簪现在的驸马,二皇子如果贪墨贡品只能是跟他合作,而华簪也向来旗帜鲜明的支持二皇子,老师只需要在控制住这个左大人后,将所有脏水都泼向二皇子,把贪墨贡品的事情死死嫁祸在二皇子跟华簪的驸马身上,燕辰国君也不是傻子,左大人之所以能欺瞒过他肯定也是早就做了一些假证据的,老师现在只需要把这个证据给砸实,我自会让大皇子去找上他。”

姜太傅恭敬的应声退下,楚若吩咐清风:“去见大皇子。”

马车一路出了京城来到庄子,大皇子显然心情很不错的坐在葡萄藤下喝茶,见她进来连忙起身笑道:“刚贡上来的新茶,知道你喜欢特意给你留了。”

“多谢大皇子。”楚若拱手行礼后才坐下双手接过茶杯,大皇子对她的谦卑很是受用:“你这次立了大功,现在所有武将都在讨伐老二,任凭他们再聪明如今也是进退两难,要么彻底得罪武将要么两头不是人,哈哈,楚若,本皇子没看错,你果真聪明!”

大皇子的情绪很激动,他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畅快过了,楚若顺口恭维了几句,提醒道:“大皇子,现在是收拢人心最好的时候。”

大皇子点头:“你放心,本皇子自有准备。”

楚若垂眸转了转手里的茶杯,不动声色继续开口:“大皇子想不想再给二皇子添上一堵?”

“哦?”大皇子感兴趣的挑起眉:“你有何良策?”

“也不算什么良策,只是前几日在二皇子那里听说了点消息,关于华簪长公主的。”

大皇子沉声说道:“华簪长公主精明狡猾,从初回国死起就站在老二那边,没少给本皇子使绊子,奈何她于大禹有功,父皇又信她,本皇子奈何她不得,有她在老二身边我们要想成就大事定然要费诸多周折,若真能抓住把柄对咱们的大计倒是好事。”

说完又意有所指的看向楚若:“说来华簪长公主当年还是从楚国回来的,楚国落到今日的地步也有她一大半功劳,你心里也很恨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