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李源驹那人阴险狠辣,不择手段,心中毫无半点仁心仁念,这种人最是容易过河拆桥,与如此之人为伍,可得一时风光,去难料下场,我不想忙碌一辈子,最后却不得善终。”

“最重要的是,我与他理念不和,我的才能在他手下根本无从发挥……”

“那俞兄理念为何?”李承巍好奇询问,他没听过理念这个词,但大概能猜到什么意思。

俞州笑了笑,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道,

“李兄,我曾经看过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寒门书生,与一位女扮男装进入书院的世家小姐相爱的故事……”

他简单把《梁山伯与祝英台》(吴奇隆电影版)的故事情节说了遍后。

才继续道,“故事中,祝夫人对梁山伯说‘你以为愤怒就可以改变命运,要怨就怨你们生错了地方,生在这个人人都迂腐虚伪势利的地方……’”

“祝夫人还说‘要怨就怨你们有太多想法,年少无知到了,以为你们不喜欢,就可以改变这个时代……’”

“我不否认这些话的确很有道理,有时候外在的条件,周围的环境,是真的很让人无力,人世间有太多的无可奈何,太多难以改变的礼教和现实。”

说着,俞州看向李承巍的腿,毫不避讳道,“就如李兄你的这条腿,很可能这辈子都再医不好。”

李承巍看着俞州,没有计较他的无礼,静静地听着。

而俞州的声音也很快再想起,“可那又如何?”

声音中是豪迈磅礴的自信,是属于年轻人的意气风发。

“如果人人都随波逐流,都畏惧改变,都害怕朝外面的世界伸出双手,踏出脚步,我们又是如何脱离茹毛饮血的时代,变成如今这般模样的?”

“规矩既然是人定的,那么自然也就能被人打破,每个时代都有先驱者,每个朝代都有惊才绝艳,青史留名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