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他手里的是清康熙时期的‘釉下三彩山水人物纹梅瓶’。

釉下三彩是康熙时期独有的瓷器品种,集青花、釉里红、豆青釉三种色彩于一身。

青花釉里红本来便很难烧造,这里又加了豆青釉,烧造难度更大,实属难得,传世品较为少见。

不过这件瓷器的画工相比其他人物画要简单得多,以青花为主,人物寥寥几笔描绘出动作与意境,釉里红和豆青仅为陪衬。

加上胎体略粗,底部无款,应为康熙民窑烧制。

据说是赵总在Y国淘到的,当时花费不高,只花了5000英镑,算是捡了个漏。

这么便宜自然是有些缺陷的,画面的‘远山’部分缺了一块釉,其他部分的釉料也有半脱落的迹象,同样要补齐。

人物纹不像缠枝莲纹、海水纹、卷草纹这一类具有固定的‘模板’的纹饰,后者的纹饰大同小异,根据瓷器旁边的纹饰便能确定补缺部分的色彩和形状。

而人物纹图案却各有不同。

像眼前的瓷器,描绘了远山、寒江、孤舟以及江边的人物,缺失的部分根本无从参考,需要极强的理论知识储备。

云舟在之前便已经查阅过相关资料,也见过类似的康熙釉下三彩,因此并不觉得难。

康熙时期的民窑青花瓷器大多使用的是Z省的珠明料,这件也不例外。

外面阳光正好,他很快便将材料按比例混合,调制好浓淡不同的青花釉色。

根据资料上的原图在素胎上试色,描绘过两遍后直接填补釉料、在瓷器上作色。

青年正全神贯注的进行着,并未发现邱老和叶栾在参观完毕后、正轻手轻脚的靠近,最后站在距离他三米之外的地方停住。

两人不敢靠得太近,免得打扰到对方,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喘,没有发出一点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