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明哥见人已经到齐了,便没有过多的废话,开门见山直入正题。

“这次感觉怎么样?”

小风率先开口:“我觉得很奇怪。”

明哥问:“哪里奇怪?”

小风不解道:“难道是IM变菜了吗?上回打训练赛,IM可是打了两把碾压局啊!”

阿泽翻了个白眼:“你就不能说点好听的,就不能是我们变强了吗?”

小风恍然大悟:“对哦!”

明哥敲了敲桌子,把话题重新拉了回来:“阵容强度上来讲,第一局和IM是五五开的。”

有双前排抗伤害,DMG这边的坦度是足够的,千机比较灵活,且大招清线极快,线权优势也有,再加上一个野核暗刃和后期稳定输出风铃,这阵容不说完美也能算是十分全面了。

而IM这边,经典的野核体系,由刀魂起节奏,中单选择的是中规中矩的冰法,嘴怪自从被DMG拿来用作上单后,WOM策划对这个英雄做了微调,现在用作上单绝佳,而辅助灵息控制极强,射手音速点塔又快。

IM的思路其实很明确,前期刀魂完全可以吃上路线加野区,嘴怪正面参团,大招但凡能咬到一个人,灵息再跟上控制,还有冰法的减速,只要技能衔接到位,DMG这边铁定是要减员的。

正面战场IM压根儿不怂DMG,到了中期转四一,刀魂作为IM阵容里面的那个“一”,是有绝对优势的,Rocco可以保证有一条线永远先于DMG。

这样DMG就算也转了四一,那么许知闲永远是被动清线,永远会受到Rocco的牵制,脱不了身。

而DMG中期缺乏伤害,没有许知闲的暗刃打收割,团战根本开不起来。

至于风铃,疲软期还没过,更别提强势期了。

许知闲暗自沉思,明哥接着说:“前期其实优势还在自己手里,但是抢龙的那一波细节处理不到位。”

小风真诚发问:“哪里不到位?这条雷龙拿的不是很到位吗?”

言颂纠正:“是抢龙后。”

明哥把画面停到了许知闲抢完龙回到线上的那一瞬:“从这里开始,往下看。”

从上帝视角来看,IM的上单在控制被躲的下一秒,就已经回撤往中路靠了,而在此时,下路的音速苟塔下吃塔兵,灵息跟着冰法已然埋伏到了DMG的红区!

至于Rocco,刀魂几乎是和暗刃的行动轨迹完全一致,从上片野区刷到下片野区,只不过,Rocco最后是与另外两名队友汇合,一见许知闲怼脸就上。

而上单转线到中路的原因,就是怕言颂也转到中路来,趁着他们强开去磨中一塔,IM的上单是回去守线的。

也就是说,许知闲在上路交完Q技能回旋撤回塔里的时候,IM就已经在部署下一步的计划了,这考验的不仅是对局决策力,还有团队交流与协作。

一个好的团队,指挥从来不是一个人,而是五个人,指挥往往只会在关键时刻为队伍指明方向,这样队伍才会拧成一股绳。

通俗点讲,当队内的指挥发出指令的时候,队友明白指挥的意图,各司其职,而不是让指挥逐字逐句的去部署你该站在什么位置,用什么技能打什么伤害。

很明显,DMG现在还做不到IM这样的团队协作。

这么直观的剖析,大家心里都提着一口气,不单单讶异于IM对于视野的敏锐程度,还有胆大的应变风格与细节的处理。

明哥又把刚刚那一小片段放了一遍,许知闲思考着说:“所以,如果我不是直接进红区,而是转下压塔,那IM的下一塔是稳掉的,对不对?”

孟淳接话道:“对,是我的失误,我应该提前给个视野。”

阿泽也说:“我以为他往后撤,是想勾引我上头,所以才没打的这么莽。”

小风讪讪一笑:“实不相瞒,我真以为你要上头。”

阿泽:“……”

明哥做了简单的总结:“打强队,除了阵容体系方面会受到牵制,细节的处理也至关重要,可以说,就是这么一个小细节,我们没有和IM一样做到位,就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