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设在这里的U型池,大概除了U型池兼项的选手,其他人,最多也就能完成一个900°的难度吧。

余乐就很有意思了。

他并没有去提高周数。

不擅长的运动,多一圈的风险性太大了,很容易直接就摔倒在池底。

但他接下来半周的转体上,选择了和盖伦相反的反向,这就让他有了一个反向落地的加分点。

不过难度毕竟超越了单项选手的极限,余乐在落地的时候,是有一点点小小失误的。

滑雪板稍微岔开的大了一点。

这点小失误扣分很少,影响不大,只是会降低余乐保持到现在的速度优势,导致他在后面一系列跳台的发挥可能会差一点。

稍微有点可惜。

但又能够接受。

作为第二年踏上赛场,应该还能算作新人的余乐而言,他认真去对待每一个挑战,这种精神足以打动裁判。

唔……

打动裁判,和让裁判在后面跳台区域给他漏分是两回事。

这完全就是私人感情,和职业道德的区分。

他们更希望的,是余乐能够调整过来,自己做到完美。

当然这一轮如果不行,不还有第二轮吗?

坡面障碍技巧就是在失误中总结经验,在摔倒后爬起来迎难而上的运动。

看选手这种摔都麻木的裁判,理所当然地认为,包括余乐在内,这一轮做不到,下一轮再做就好了。

余乐却不接受这种理论。

比赛就是比赛。

每一轮都很珍贵。

他倒滑落地的时候,因为脚下一边高一边低,出现了落地失误这件事,确实赖不了别人。

没控好就是没控好。

但他完全没有放弃的想法。

首先这个失误不算大,最多就没那么干净,会在全程分上扣一点小分。

唯一麻烦的是因此减掉的速度,能骤然降低了有10迈吧?

正常情况下,滑到这里的速度,应该差不多接近70迈了,这样才能够保证他在第一个两周的跳台,完成两周以上的技巧难度。

一旦低于60迈,不用想,就算是盖伦来,也就只能完成两周。

余乐手上也没有速度表,不知道自己现在有多少迈,他只能凭借经验来判断,大概是在60~65迈之间。

丢掉的10迈实在可惜。

但还不至于放弃。

就看接下来的操作了。

原本制定好的计划,因为意外开始有了变化,备用计划使用了出来。

余乐毫不犹豫地冲向了第一个跳台,二分之一馆右侧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