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金字塔训练法吗?

他们还真就不信了,苏谦能控制得了,他们就控制不了!

于是,苏谦这段时间的训练中,经常会感受到来自400米选手们的‘关爱视线’,让他时常摸不着头脑。

当然,摸不着头脑归摸不着头脑,苏谦对于在训练间隙观赏400米选手的金字塔训练法还是抱持着十二分的热情的。

每每看着选手们艰难地在应对金字塔训练法,苏谦就忍不住给自己‘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天才想法点个赞。

嗨呀。

他真的是聪明又机智。

冬训期间属于休赛期,选手们并没有赛事要求,主要的任务就是通过训练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同时调整储备足够的体能和状态,以备战下个赛季的比赛。

在冬训时间过了大半之后,400米的选手们终于逐渐适应了每天的金字塔训练法,他们的训练要求也终于从29秒逐步进展到了27秒或28秒。

而在对于速度有了切实的掌控之后,再将这种对于速度节奏的控制以及生生锻炼出来的对速度时间的敏感度与控制能力运用到400米的实际跑动之中,400米的几个选手都觉得自己对于整个400米的分段跑程有了不同的领悟。

教练组的办公室中,田文瀚这些日子的脸上一直都挂着笑容。

“苏谦提供的这个金字塔训练法,在节奏控制的训练上,确实是很有效果。”田文瀚感慨道:“对比过去的节奏训练方式,这个训练法让选手对于自己的速度有了更精确的把控。”

“至于说到精确,苏谦当初提醒的这个点也非常关键。”

“过去的训练里,我们让运动员数着拍子跑,但是这种计算方法太过粗糙,自从我让队里的选手精确地通过分段计时器的提醒控制自己的速度之后,他们对于时间还有自身的速度感知也越来越明确了。”

“400米最怕的就是在节奏上失去控制,在赛场上被别的选手带跑。”田文瀚说到这里,感慨地摇了摇头:“之前在国外的赛事上,我们的选手最常遇到的也就是这种节奏失控的问题,在自身的节奏失去控制被人带跑的情况下,想要说再跑出什么好成绩,也都是天方夜谭了。”

有同样负责400米女队这里的教练也点了点头:“这段时间女队也采用了同样的训练方式,确实对选手在节奏敏感性上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田文瀚还拿出了手里的数据:“目前来看,队里的几个选手在测试成绩上都有所提升,重要的是,几个选手在400米的分段成绩曲线上有了明显的变化,越来越趋近于400米最理想的分段曲线好的节奏。”

说到这里,田文瀚对邢远志道:“目前来看,虞爽是几个选手之中,对金字塔训练法适应最快的,而且他自身的天赋也不差,唯一的问题就是,这家伙是个人来疯,我研究了他之前的比赛数据,发现,都需要有对手能够压着他,对他产生刺激,他才能跑出更好的成绩。”

“如果有可能,老邢,我想试试推荐虞爽参加本届亚运。”

田文瀚说了这么许多,最终还是摆出了他的目的。

如果不是实在没可能,他还是不想放弃推荐自己项目的选手参与亚运。

“在亚运的赛场上,有亚洲级别的强将在,有很大的可能可以刺激虞爽的状态,让他在比赛之中跑出出色的状态。再一点,虞爽转过年也才19岁,属于青年梯队中具备极大潜力的选手,派遣他参赛,也是提拔小将,让年轻选手获得更多的参赛机会。”

田文瀚的这番话不无道理,邢远志听过之后微微点了点头:“行,这个虞爽我也有印象,确实是个挺不错的小将,我这里会记下他,接下来再观察观察。”

除了田文瀚这里之外,包括200米和100米的教练们,对于苏谦之前提出的各个建议也都赞赏有加。

目前队内的大部分选手在经过相应的技术调整之后,或多或少都在技术数据上有了明确的反馈提升。

当然,其中也有部分选手暂时还没能适应新的技术调整,但这部分无法适应技术调整的选手,并不是指技术调整方向不合适,而是有部分选手的特性,就是更加习惯于一些‘错误’的技术,在技术明显不对的情况下,反而自身能够跑出较好的成绩。

在短跑组大多数选手都在有序进步的同时,苏谦在力量、爆发力和体能等方面的训练也颇有成效。

他如今的年龄段,正好进入了可以逐步提升常规训练量的阶段,力量、爆发力等方面的能力也都在发展敏感期。

大半个冬训下来,他的各方面数据都有了一定幅度的增长。

唯一让苏谦烦恼的是,自从之前在400米的测试之中‘刺激’到虞爽之后,虞爽就经常性地开始缠着他,希望他能够再跑一跑400米的测试赛。

倒也不只是虞爽一个人缠着他,苏谦能够明显地察觉到,另外几个400米的选手,在虞爽每次来找他时,视线也会‘不小心’地开始关注他这里。

苏谦:……明白了,虞爽也是他们那里的‘工具人’了。

苏谦毕竟也要专注于自己的训练,于是拒绝了虞爽无数回,虞爽的脾气倒是也很好,苏谦拒绝他也绝不会说什么,只不过下一次又会愉快地跑来找苏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