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页

与皇帝不同,朝堂风向对沈太师的影响并不大。他久经官场, 在胜负得失方面始终有颗平常心。他牵挂沈凛骆, 更多的精力放在这上头。

只是沈太师如此,南部的世家们未必就这么想。他们先前被皇帝占去先机, 憋了一肚子火气, 眼见再次起势, 少不了得意忘形的。南部世家无形中得罪了不少人。

如今战事胶着,沈太师已经做好跟蛮族议和的准备。他派去的人已经在北部扎根掌权, 早点议和、朝廷也能少些损失。

但谁也没想到,一直不被看好的九皇子回来了。他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筹到了北部的第二批粮。

突然间, 这仗打还是不打,就又成了一个问题。

最后,皇帝决定赌上一切。皇帝认清形势,他已经得罪了南部世家,如果这仗打不赢,受了损失的主战派不会善罢甘休,而因战死亡惨重的北部也会对他不满。他为了这一战造势太过,临时反悔, 百姓一定会觉得他软弱无能。而他的那几个儿子, 全是世家们的附庸, 没有哪个是真正立起来的。

老九不一样, 老九能干聪慧, 是他最疼爱的儿子。老九敢于与世家对抗,如今粮草一事也只有老九愿意站出来帮他。老九能筹到这些粮,一定得罪了不少人。如果他死了,没人能保住老九。

无论是作为帝王还是父亲,皇帝都希望自己能更进一步,至少、他想为九皇子赌最后一把。

既然如此,不如继续战下去,拼一线生机。

皇帝无比强硬,他赌上自己的身体,用君臣关系施压沈太师,仿佛只要沈太师继续反对下去,就是逼死皇帝的乱臣贼子。

面对皇帝的胡闹耍无赖,沈太师还算稳重地接下了招。沈太师的心思更多是在家国上,皇帝拿他当仇人,他却没有。既然如今有了粮,北部也还没有定论,大军既出,战这最后一把未尝不可。

如果没发兵,沈太师更倾向于议和;发了兵,沈太师也是希望能赢的。沈太师虽然不支持皇帝,但也没有反对,南部世家对北部战事投入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损失还可以接受。沈太师有心作壁上观,某些方面也算全了皇帝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