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第 22 章 最适合结婚的良辰吉日……

七零海岛夫妻 甜久 2998 字 2023-06-15

从确认关系到回家,不过一个小时的工夫,他们的感情却像过了一个世纪般升华。

临走前仗着夜黑风高,两个人甚至短暂地拥抱了两秒,才依依不舍地道别。

漆黑的夜幕只只半轮圆月做照明。

“江少屿。”

“嗯?”从鼻腔里溢出的一道漫不经心的声音,在寂静的夜空下有种别样的性感。

孟言从他怀里探出脑袋,笑得好幸福:“喜欢吃土豆饼和豆腐脑吗?”

“喜欢。”对象说什么都喜欢。

“明早来洪嫂家吃早饭,尝尝我做的土豆饼。”

一句话,便让江少屿心头如吃了蜜糖一样喜滋滋。

“好。”

转身回家,走路的步伐都是轻飘飘的。

是夜,夜凉如水。

回家后江少屿躺在床上失眠了半宿,后半夜干脆不睡了,起床翻出黄历,一页又一页,企图找出最近几个月最适合结婚的良辰吉日。

……

晚间,蝉鸣声渐渐。

静谧到落针可闻的时分,海岛卫生所却传出了哭声。

“春红?这是怎么了,哎哟,怎么还哭上了?”

这个月卫生所恰好轮到杜艳华值班,正在里屋睡大觉呢,冷不丁被凄惨的哭声吵醒,出来一瞧,这不是好姐妹吕春红嘛!

“艳华,艳华……”吕春红趴在案桌上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抬头看她一眼,很快继续趴下哭。

杜艳华顾不得整理衣服,随手拎了件衬衫外套匆忙出来:“怎么了怎么了,怎么了这是?谁欺负你了?告诉我我饶不了他!”

不哄人还好,一哄,吕春红哭得更凄惨。

“我、我、我完了,彻底完了,彻底没戏了……”哭得捶胸顿足,鼻涕眼泪一把流,全然没了往日的体面。

“什么有戏没戏,到底怎么了你倒是说话呀!”说话说一半简直急死人。

吕春红耸着肩膀抬起头,两颗眼睛肿得像个大核桃,估计来卫生所之前就哭了。

好不容易平复了情绪,抽噎着说:“上次说话不是得罪了参谋长吗,我本来想去给他道歉的,我等了好久都没等到他回家,我后来想去部队找他,结果半道上你猜我看见什么了?”

杜艳华一惊:“看见啥啦?”

吕春红嚎的一下哭出声:“看见他跟那个姓孟的抱一块儿了!”

“什么?”原谅杜艳华真的有被震惊到。

抱,抱一起了?

速度进展如此之快?

可是,外面不是传他们俩不合,不是说江少屿身边那个通讯兵都给人买好船票,准备送那妮子回首都了吗?

这都什么情况?

“春红,你先别着急哭呀,你说会不会是那啥,叫什么,离别前的拥抱?不是说船票都买好了吗?”

吕春红迫不及待反驳:“什么离别前的拥抱,他们不仅抱了,还牵手,你是没见到那腻歪的样子,哪里像要走的人!”

“呃——”按照江少屿平日里不近女色的形象,杜艳华还真想象不出他跟女同志腻歪的模样。

可姐妹这哭得正伤心呢,安慰才是正事。

“没事没事,你也不差,你可是中专毕业呢,以你的文凭和才华,总能找到比参谋长更优秀的男人。”杜艳华拍着她的肩膀安慰。

“说得轻巧。”吕春红掏出手绢狠狠抹了抹眼睛:“我不甘心啊,我付出了多少你不是不知道,为了他,这么多年我都熬成大姑娘了!我舍不得啊我!再说了,凭什么啊,凭什么姓孟的一来就把他勾走,先来后到懂不懂啊!”

可是姐妹啊,爱情这玩意儿不讲究先来后到啊!再说了,从始至终也只是你一厢情愿,江参谋长从来没接受过你的好呀,哎哟这傻姑娘!

杜艳华心里数不尽的腹诽,面上仍安慰:“有什么舍得不舍得,那句话怎么说来说,及时止损?咱部队有多少战士多少军官啊,凭你的相貌,想要哪个还不是手到擒来?是不?”

吕春红向来抗拒不了被人夸相貌,好姐妹也不例外,心情稍稍得到了那么一丁点舒缓。

“不是,谁都比不上他。”

“嗨呀。”见她情绪逐渐稳定,杜艳华边抚着她的背脊,边道:“人总要向前看的嘛,你一颗心扑到他身上,哪能看见其他人,就算有好苗子你也看不见。”

“哪、哪有什么好苗子。”自打江少屿出现在她的世界,其他男人再也入不了他的法眼。

从前想着他身边一个女人也没有,她总幻想自己是独特的,是能入他眼的例外。

可事实告诉她,她吕春红根本不是例外,而那个来海岛一个月不到的孟言才是!

“有的有的,你先振作起来,明天开始我亲自陪你去部队挑好苗子,行不?”这么多年的好姐妹可不是白当的,杜艳华深谙安慰吕春红之道。

“找个比江参谋长还好的男人,气死她,气死那个姓孟的,好不?”

杜艳华嘴都说干了,终于把这倔成牛的姐妹劝好,答应先回屋睡一觉,有什么事明天再商量。

……

六月初,天气愈发热起来,老天爷愣是见不着半点要下雨的征兆,奇怪的是,后山那泉眼里的水反而越涨越高。

早上六点钟的样子,部队的战士们早早起床,这会儿正在晨跑,一串队伍跑操时路过洪嫂家门口,口号震天,威风凛凛,瞧着真气派。

孟言收回视线,使劲拧干纱布里的豆渣。

早饭吃昨晚的剩菜剩饭,再烙了一小盆土豆饼和一小盆豆腐脑。

“石蛋,等会儿有空陪姐姐去捡点海螺吗?”

石蛋趴在灶台边,深深嗅了嗅空气里的香气,手舞足蹈:“有空!我让运山哥哥和运峰弟弟也来帮你。”

运山运峰是石蛋最好的朋友,一个四岁,一个六岁。

“好,人多力量大。”

洪嫂给灶膛里添了根木柴,问道:“你那屋贝壳做的窗帘不是挂满了吗?”

孟言捏着锅铲给土豆饼翻了个面:“不做贝壳窗帘,我想捡点海螺和信一起寄去首都,家里三个孩子没见过大海,寄点海边特产给他们瞧瞧。再说这都来一个月了也没给我家里人回个音信,怕他们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