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阳真实地说:“技术不在话下,这两个月体力也练上来不少,下一步就是增加比赛经验了。我之所以坚持要把他们升上二队,就是因为只有二队才能带着走,合适的时候安排他们上场。”

刘波是知道杭阳的,最后说道:“那看来这两个小子,真有点厉害。”

杭阳唏嘘:“厉害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足够的卷啊。”

“比你还卷?”

“我算什么,我也有偷懒的时候,也不太爱练基础,我就喜欢打球,但这两个是全方面真的卷。”

“那我可就真的期待他们的上场了。”

第37章 “全联赛”前置赛

青训队结束的前两天, “全新”的东省队就组织完毕。

一队7人总数不变, 走了刘波和老常,但上来了宫明和一个二队叫宁明宇的射手。

二队8人少一人,走了两个后卫一个前锋,换上了阎琰和时景。

三队的人数比起去年还要多, 足有17人, 包括大富在内,越来越多从青训队精英班进来的人, 他们或许没有阎琰和时景这么快的升到二队,但给他们一年的时间,会很快超越三队的老队员, 达到二队的标准。

杭阳一手锤炼出来的孩子们, 就是这么厉害。

最后名单公布后, 各方各界都在议论东省队这次的变化, 可以说是大刀阔斧,称得上是颠覆性的改革。

然而这样巨大的变动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 谁都不知道,众说纷纭。

“我要是东省队就不变首发, 已经打出默契的球队, 再来哪有那么好的磨合。”

“不会是进入季后赛就飘了吧?明显保持原本配置更合理啊!这个宫明就算是训练营出来的, 没有默契配合还不是等于零。”

“刘波签去魔都队当教练就已经很离谱,现在连老常都交易去川省,东省队不缺钱吧?杭阳脑子没病吧?”

“中锋空着的啊, 不会是没有人能上?”

当然, 质疑杭阳的还是少部分, 对于大部分圈里人而言, 看见的东省队反而是朝气蓬勃, 充满了年轻活力的队伍。

“东省队上个赛季确实损伤严重,我前段时间看见刘波还杵着拐杖呢,老常手上的夹板也没有取。就这么个绝境,竟然会有宫明那样的后卫从国外回来,我只能说老天爷都站在杭阳这边啊。”

“很干脆利落的处理方式,及时止损壁虎断尾,新生的队伍或许默契不够,但还有时间练。而且新来的那个尹凡也是个厉害的,球员交易整个过程都处理的平顺,好东西都被杭阳找到了。”

“我深入了解过东省队这次的人员变动,包括二队的人。我只能说,如果这次东省队成了,未来十年都无人可以动摇他们霸主的地位。甚至再打进季后赛也不是难事。”

“确实,这个新队伍太年轻了,今年一队上来的那个前锋宁明宇也才24岁,状态好打五年一点问题都没有。”

东省队作为斯篮搏界的“风向标”,一次变化引起无数人议论,羡慕也罢,唱衰也罢,定下来的人员配置,不管别人说什么,杭阳都不会再变了。

哪怕今年默契练不出来,送出去一年也没关系,他看好这批队员。

人员定下来,就是训练了,不过在正式训练之前,杭阳又在球队里组织了一次烧烤团建。

既是为了庆祝新梯队的建成,也是为了祝贺本届青训队的顺利结束。

杭阳前期虽然忙,但青训队那边的训练也一直盯着,尤其后面这段时间得空了,还会去带带训练,做一番考察。

这一届最亮眼的,就是段志浩了。

这个初见面跳楼跑酷,再见面把警察招来的皮小子,虽然双方都有着很不好的初见面,但这小孩对斯篮搏的热爱有目共睹,尤其是一些定下来,就是一二组做起来都很辛苦的训练,他哪怕把牙咬碎了都能坚持下来。

问段志浩怎么坚持下来的?

段志浩说:“我想要更强,就更要在基础上下功夫啊。”

这理所当然的语气,给了杭阳很深很长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