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4页

当然陆希也只知道这些,具体的情况光球也不知道。所以他们现在还不知道新圣城刚刚建起来的金色大教堂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也不知道这波幽灵潮中变异幽灵极多,神术几乎是完全失去了作用。

这种时候, 炼金神殿的魔偶倒是非常有用,而且近似于纯能量体的幽灵对于电磁波十分敏感, 魔偶将神术力量转化为电流,正是它们的克星。开始的时候,新出产的几台巨蟒形魔偶也是大显神威, 幽蓝的电蛇交织狂舞, 一度将幽灵潮压得无法推进。

但糟糕的是, 很快就有一台魔偶出了问题。正在全力输出的巨蟒突然停了火,而且还冒起了黑烟,竟然是在战斗中报废了。甚至蟒身中段还自己炸了开来,虽然说冲击波也击倒了几个幽灵,却把正在输入神术力量的几个神官都给炸得灰头土脸鲜血淋淋,有一个倒霉的直接没了一条胳膊,要不是卡蒂亚在,说不定小命都直接没有。

这台魔偶一爆炸,防线就缺了一角,不但需要更多的人顶上来,其它的魔偶负担也更重了。这一重,便又有一台巨蟒魔偶同样冒起了黑烟,之后轰然爆炸。

尽管这次爆炸出现在尾部,并没有伤到输入的神官,但连续两次爆炸已经将神官们的信心炸光了——谁不担心爆炸的时候自己倒霉呢?而且魔偶是顶在战斗最前线的,一旦报废,就等于在输入能量的神官要直面幽灵大潮,顷刻间就可能被包围。

信心一去,便是兵败如山倒。虽然那些第一代的小型魔偶没有出问题,但是它们的威力小,面对浩荡的幽灵大潮,也是有心无力。最终默菲等人只能将魔偶从战斗中撤下来,改为护送众人逃跑。

而在这之后,幽灵更是肆无忌惮地涌出,新圣城变成了幽灵城,且还在向四方延伸,整个西大陆,现在都已经被流民潮覆盖了。

逃跑中的默菲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新魔偶居然会出问题,明明他在试验与演示的时候还是好好的。难道是因为不同的人输入的神力太驳杂了吗?可是第一代的小型魔偶已经证明了这方法的可行性,那种魔偶甚至是神官与骑士共同输入都可以,怎么到了大的就出问题了呢?

假如陆希知道知道默菲的疑问,就能给他一个答复了。

辉光之国现在也在搞电机组,并联串联方式都有,但是这并不是简单的1加1就等于2了,两个电压源若是本身电压就不相同,那输出就会跑偏,不但自身内耗加大,而且还可能出现一个过热过载的情况。

默菲对于电学的认识根本没有什么系统,他所知道的无非是从觉醒的能力上而来,但人各有不同,觉醒的能力即使同为雷电系,也不是一模一样的,所以他要把这些转变为标准化的魔偶,自然是有问题的。

何况,即使是炼金神殿,头脑里也没有“标准化”这种东西。他们只是在利用神术阵的时候无意识地达到了一点“标准化”,可是没有这种意识终究还是不行,比如说在原料方面就根本达不到统一标准,所以出产的东西质量才有差别。

对大部分商品来说,质量有差别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比如说织染出来的布料如果颜色不好,就卖得便宜点,或者哪一瓶香水气味不浓,就当“淡香”卖也是一样。除了在价格方面有差异之外,并不会带来什么严重后果。

即使是魔偶这么“高科技”的东西,也同样如此,而且在大家看来这都是应该的。比如说用生铁打造的魔偶,跟用银星钢打造的,难道能是同一个价格吗?至于同是银星钢打造的,手艺好的跟手艺不好的,自然也应该有所区别。

这种理论在“散装”的时候确实也是正确的,但到了“组装”的时候,那就成了问题。

辉光之国没有出现这个问题,是因为陆希早早就建立了“流水线”与“标准件”的概念,从原料开始就要有标准了,最后做出来的东西质量才有保证。

而新圣城根本没这种概念,单个的魔偶内核使用起来没问题,要组装起来用就不行了。而且陆希这里的重要机器在量产之前都还要进行长时间的质量试验,比如默菲的新魔偶,如果持续输出超过八个小时就会报废,假如是长云领,就能测出这个极限值,但默菲在试验魔偶威力的时候,只要看见它能轻易击倒中级以上的魔兽,就以为是成功了,哪里还能想到把一台魔偶用报废,从而测试其极限保质期的问题呢?

只可惜陆希隔得实在太远,既不知道默菲的失败,也不可能解答的他的疑问。她召开会议,是因为要接收难民了。

西大陆比东大陆要荒凉一些,但即使如此,人口也是以十万百万计的,即使只是一部分人往这边逃,那也是个庞大的数目。更何况这样子逃过来的人恐怕大都是抛家舍业,只求一条活命了。他们一无所有,过来就是严冬,要想活下去,当然只能靠别人施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