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9页

“硬要说的话也可以。”光球悻悻地说,“就像我能跟你交流一样。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

“为什么?”陆希沉吟起来,“是要合适的灵魂,就像你挑选我一样?那你挑选灵魂,又是以什么为标准呢?”

这个问题光球还真的没有想过,也答不上来。毕竟在祂,挑选灵魂几乎是出于本能,根本无须思考,自然也就不知道是按什么“标准”来的。

“就是……灵魂的波动……”想了半天,光球才只能结结巴巴地给了个十分模糊的答案。

但这个答案却让陆希眼前一亮:“灵魂的波动,所以灵魂确实是有波动的,脑电波吗?生物磁场?”

光球是没有五官,否则现在肯定是一脸懵逼。它终于发现语言不是那么好交流的,于是决定换一种交流方式。

陆希还在等光球的回答,但回答没有,等来的却是眼前的世界唰地变了,有点像坏掉的电视机,又有点像个古怪的万花筒,眼前的一切都变成了带颜色和不带颜色的光点、条带、波纹,以至于固定的背景也被扭曲得看不出来。

光影一消失,陆希就头晕目眩地扶着桌子想吐:“这就是灵魂的波动?”刚才她眼前的海因里希就像个涟漪一样,一圈圈地向外泛着波纹。当然她自己也是,虽然她分辨不出来两种波动有什么区别,但按光球的概念,他们显然是不一样的,以至于光球可以跟她交流,却不能跟海因里希交流。

“在我眼里,你们就是这样的。”光球嘟哝着,“很有趣,明明是一样的个体,却有这样的区别……”既有相似,又有不同,跟祂自己是完全不一样的。就是这种差异让祂好奇地复制了这个世界,却没想到现在是这样的结果。

“所以你也是一种波动……”陆希感觉自己仿佛明白了点什么,“信仰也是波动?”信仰发自灵魂,八成也是脑电波的一种,还应该是特定频率的。就是不知道,对于不同人的信仰,波动是不是同样的?

“有不一样的,也有一样的……”这个问题光球也没搞明白。比如说祂既然利用陆希来收集信仰,那对于陆希的信仰和对于祂的信仰自然是有相似之处。但如果说是完全一样,那也不是。

其实在光球这些年的经验当中,最好的收集者应该是那位名叫胡安的红衣主教,他所收集到的信仰值是最纯粹的,甚至都不需要达到十万,只需要大概六万左右,就能够支持祂穿越两界的屏障了。只可惜他收集信仰十分困难,直到死于魔兽潮,也才只收集到了三万多,离目标还差得太远。

但是陆希收集来的信仰值就驳杂一些——光球还没有计算那些魔族的信仰,那是祂没法使用的,因为魔族本身就受到了新神的影响,他们的灵魂波动与祂相悖,信仰自然也是相悖的。

然而抛开魔族的信仰,陆希所收集的信仰也与胡安不同,更与教会所收集的信仰不太一样。

至于其他人的,大部分直到失败都没有收集到太多的信仰,那点少得可怜的数据甚至不足以让光球得出什么有用的结论。

陆希倒是有点想法:应该是对于不同目标的信仰波动也略有不同。胡安的信仰在光球看来纯粹,那是因为他本身就是红衣主教,对他的信仰也是对光明神的信仰,基本都是大同小异罢了。

而胡安之所以收集信仰困难,也与此有关——有多少人把他当做神的侍从,信仰都投到神身上去了,谁还会特地信仰一个侍奉神的神官呢?胡安不管做出多少成绩,功劳都归于神,所以他身居教职容易被信徒所接受,声名鹊起轻而易举,可要收到针对他本人的信仰,那就不容易了。

这真正是“成也教会,败也教会”了。

至于她自己,张嘴闭嘴的跟教会作对,凡信仰她的人当然是不会把她跟教会联系起来的。只不过,她这个信仰有很多都是出自民众对富足生活的向往,说起来是功利了点儿,跟教会那“高尚”的,“无私”的,“忘我”的,“奉献”的纯洁信仰,八成是两回事哟。

光球所说的驳杂,大概也就是因为这个了。

陆希脑袋里乱糟糟地想了些七七八八的事儿,那股子头晕劲儿终于过去了。她不由得暗叹天赋这玩艺儿真是没办法,似她这样有机会从高等生物的角度观看这个世界,非但没能悟出什么超脱本身的真理,反而只觉得想吐,简直是暴殄天物,浪费机会,朽木不可雕啊。

海因里希被她吓了一跳,抱着她问个没完。陆希被他问得耳朵疼,干脆捂住了他的嘴,抓紧时间问光球一个她忽然想起来的问题:“灵魂沉睡的时候,波动是什么样的?我是说,就像那口鼎里化作雕塑的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