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页

女官们天然就是文帝新政策的拥趸,因为她们的为官条件就是不发土地。

“不过那跟吏部尚书有什么关系?该不会吏部尚书就是反对者吧?”

“是的,在文帝科举改革之初,吏部尚书白承耀就极力主张让文帝收回成命,在这之前,他们君臣从未发生过如此大的分歧。”

“等到后来,女官入朝,文帝还想做什么,吏部尚书白承耀直接当庭撞柱,以示自己的决心,也是因为他的举动,文帝才收手。”

“结果就是,吏部尚书白承耀过后活了下来,跟文帝之间的感情,也大不如从前了。”

对比其他尚书跟文帝感情依旧,白承耀这个渐行渐远的吏部尚书如何不让人唏嘘感慨。

“可是,从后世的发展来看,文帝当初做的是正确的决定吧,因为纵观其他朝代,王朝末期都会因为贵族土地兼并过渡而导致起义和亡国,数百年前若不是文帝,我们国家应该也不会例外。”有学生道。

“那这样看来,反对文帝政策的吏部尚书就是坏人喽。”学生们非黑即白的下定论道。

老师苦笑,“吏部尚书白承耀是当时正统文人的代表,尽管他能力出众,也没逃脱掉时代的桎梏。”

“而他和文帝在野史上,名声刚好相反,科举改革过后,民间对文帝是一片怨声载道,直把文帝骂成在世昏君,反倒是极力反对的吏部尚书白承耀受尽天下读书人的拥戴。”

“等到后来,百姓们开智,野史上关于文帝的风评才慢慢扭转过来,反之吏部尚书白承耀的名声开始走下坡路。”

刚开始说文帝坏话,白承耀好话的,都是当世有一定知识储备的文人,文帝损害了他们切身利益,他们能说文帝好话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