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页

一转眼,两天的时间就过去。

距离比赛还有一天,选手基本都抵达签到,训练资源进一步的压缩,等待排队上场的训练队伍已经达到了30人。

有人抱着雪板走上u型池看了一眼,犹豫了一下,还是无奈地排在了队伍后面。也有人看一眼就离开。

还有性格外向的选手会大声问上一句:“有晚上不来训练的吗?我打算晚上过来,能不能告诉我一声。”

还真有人回应他:“嘿,我晚上不过来。”

“我也是。”

“晚上太冷了,视野也不好。”

杭峰想了想,自己已经训练了两天,场地基本适应,动作编排也有了好几个方案,今天晚上可以休息,为明天的比赛养精蓄锐。

“还有我。”

他一说话,很多人就看向他,还有问话那小子竟然不退反进,来到杭峰面前。

嬉笑着问他:“看起来已经有了很充足的准备,我可以对你有期待吗?五周是一定要上的吧?会考虑更多吗?”

杭峰点头:“如果状态好的话。”

超级u型池多出来两个折返,一共是七次跳跃。能够在常规池里的最后一跳完成五周,在这个赛场,杭峰肯定会做五周。

五周之后还有两跳,状态合适,杭峰一定会尝试冲击更高难度。

得到杭峰的回答,这人自来熟地拍着杭峰的手臂:“加油!”

杭峰点头。

固然理论上,在这个池子完全可以完成五周半,更甚至是六周的转体,但这里面涉及到的东西很多。

一个是周数更多后,用一个翻腾带四个转体明显不合适,就必须要至少两个翻腾带三个多的转体,空中用时才能最少。

进入高周数后,两个翻腾动作似乎成了基本技巧,可是这个动作杭峰还不够熟练,在过去的赛场上,他做出的五周几乎都是单一的横向转体。无法熟练掌握两个翻腾基础下的变化动作,正是制约杭峰能力提高的主要障碍。

以及另外一点。

七次折返,就需要更长时间的专注,可能一个恍神,或者是因为周数太多导致的些许眩晕,只要一点点的判断失误,都极为致命。

超级u型池固然很酷,让选手有了冲击人类历史周数的机会。

可也不是谁都能完成。

多出来的第六跳和第七跳,绝对称得上“极限运动”这四个字。

杭峰可不敢大放厥词,只是表示自己想要去冲击,却不敢说自己一定能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