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页

“真羡慕,他已经开始极限挑战了。”

话题很快歪到一边,之前说自己倒霉的选手还在说:“杭峰怎么可能恐高?他的u型池也很厉害,三米多高的池壁加上飞跃高度也超过5米,就算他不去参加巨浪,也不代表他就恐高……”

然而并没有人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甚至选择了刻意的忽略。

杭峰在资格赛上的表现太强了,还是“x-gas”的明星运动员,作为同一时代的人,要说他们心里对杭峰一点都不嫉妒是假的。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弱点,可以提高自己的“优越感”,就不能在美梦里多睡一会儿吗?

再说了,首先要面对杭峰的又不是自己,或许在杭峰到来前,自己已经被淘汰了呢?不如聊一聊“x-gas”,这可是每一个人都想要去挑战的平台。

老实说,杭峰也觉得自己“怕高”这个传言很离谱,可架不住大家都这么传他,让他一时间觉得降智到都没有必要解释的程度。

比赛虽然晚了半个小时,但最终还是正常举行。

海上的风浪一直没有变化,迎面吹来的海风让人睁不开眼睛,杭峰在沙滩上拉伸身体做着热身运动,简和财教练在旁边看浪,当优质的浪出来的时候,他们会喊杭峰和何洲去看,也只有这样的浪,他们才能在上面有更好的表现。

终于,大赛开始,四个人一组的选手被叫到出发区。

这是一处用旗帜圈出的区域,彼此的间隔很大,大概有五米左右宽度的长方形区域。选手会夹着他们的冲浪板,按照小组1~4号从左到右地排列,等待发令枪响起的声音。

每场比赛,排列顺序并不都是从左到右,这要根据浪来的方向决定,这样当选手出发并进入大海之后,他们会自然的有一个上浪的顺序。

杭峰在小组的第四位。

资格赛第一名的选手虽然第一个小组出场,但大赛组会留给他足够适应场地的时间,否则这个安排就不是对优胜者的奖惩,而是惩罚。

杭峰抱着他一点都不醒目的蓝色冲浪板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但他和何洲一样款式的服装却还是很吸引眼球。

常规赛的赛场都是以国家为单位在奋战,杭峰何洲都穿着深红色的长袖上衣,下半截则是黑色的五分短裤,胸口和袖口上都绣有华国队的国旗。

何洲在2号位,和杭峰中间隔着一个荷国的褐发选手,这种被“夹击”似的站位让这位褐发选手有点紧张,眉心一直蹙的很紧。

何洲更紧张。

还在说:“这种浪我经验不是很足啊,现在紧张的手脚都僵硬了。”

又说:“卧槽,风太大了,迷我眼睛。”

还说:“连别人的表现都看不见就上场,这是我拿过最糟糕的位置。”

杭峰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这家伙虽然不是故意的,但负能量有点大,对于即将上场的杭峰而言,多听他说一个字都属于浪费时间。

再说何洲也不是非得杭峰给出回应,比起在和杭峰交谈,不如说他是在自己絮絮叨叨的,用这样的方式缓解压力。

紧张到话痨的选手,杭峰在赛场上遇见的还挺多。